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3章 报信(1/2)

“昔日同僚,念着往日的恩情,他们能有一个安稳晚年还得靠先生的。”

罗贯中当初之所以从张士诚那里出走,除却对张士诚失望,也就是与那些只知赋诗享乐,没有丝毫进取之心的同僚尿不到一个壶里。

但做些劝说,甚至给那些人吃个定心丸也还是可以的。

罗贯中在朱大福到了宁波就知道朱大福的意思了,他倒不是不愿帮朱大福的忙,只是不愿与昔日的同僚有过多牵扯,也不想牵扯到庙堂之事上。

过惯了流连山水的田园生活,是不愿再去经历庙堂上的那种尔虞我诈。

对此,朱大福也只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了些利弊,并没逼着罗贯中如何如何。

总不能因他帮罗贯中宣传了他的书,就让罗贯中如何如何。

该说的都说完,朱大福直接一个子扼杀掉了罗贯中所有的路,完成了最后的胜利。

“先生这段时间别再与昔日同僚联系,免得被牵扯说不清楚。”

无论是和谈还是武力,最后肯定是要对那些人进行一个大清查的。

与谁联系多,被联系人肯定也是在清查行列的。

该说的说完,朱大福直接离开,周海听出了朱大福话里的意思,直到跟着朱大福离开罗贯中的院子才出言问道:“罗先生难道与海上那些贼寇还有联系?”

在周海这些人面前,罗贯中那就是一尘不染的圣人。

虽如此,一些话该说还是得说。

其实说来,这些事情本也没什么的。

毕竟,当初谁都不知道坐江山的会是朱元璋,罗贯中辅佐张士诚也没什么不妥。

若现在坐江山的是张士诚,那跟随朱元璋的那些人可就是海上的那些贼寇了。

“罗先生竟与张贼有关,罗先生怎能与张贼有关呢?”

周海捶胸顿足,仿佛遭遇了自家媳妇背叛似的。

朱大福笑了笑,拉了一把周海,道:“行了,幸好现在坐天下的不是张贼,不然的话你还得是张贼的顺民呢?”

成王败寇,若坐了江山的是张士诚,谁又能知道会把朱元璋宣扬成是何等的魑魅魍魉形象。

***

那几个商贾虽嫌弃货放在王奇胜的仓库,还得给王奇胜缴纳租赁费用。

但他们也清楚,瓷器是清脆东西,动来动去最容易磕碰了。

所以,在这些瓷器没卖出去之前,还得是放在王奇胜这里保管。

至少,只要在他这里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

孙富抓着一件斗彩反复把玩,嘴中更是啧啧称奇,道:“那吴福真是走了狗屎运,这么美好的东西竟是被他弄出来,老子手里养那么多人,竟是没有一人能弄出这玩意。”

他的人若是能弄出来,他就可把此物垄断了。

到时候定价多少,那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可惜的是,当下能采进此物的人这么多,他在此事上完全不存在任何优势。

要想抢到一些先机,还得是早日把此物推销出去。

说着,吩咐了身边亲信道:“传信给卢将军,就说我们有批货让他看看,价钱就以六四来。”

卢将军,原名卢仁,曾是张士诚手下供职。

张士诚战败,其手下有的是担心被朱元璋清算,有的则是不愿给朱元璋称臣,纷纷往海上逃命。

刚开始的时候,因太过分散,他们不得不在倭寇,岛上土着人,以及朱元璋遣出的巡查的夹缝中求生存。

日子肯定是不高过的很。

后来,卢仁整编可战之人,组建反抗力量。

随着联合,卢仁所率之力开始渐渐显露头角,不仅日子好过了,还与沿海商贾有了贸易往来。

在之后,主动归附的人越来越多。

到现在,不仅有原属张士诚的人马,就连方国珍,陈友谅的人也都被收编其中。

不过,卢仁做二道贩子从商贾手中收了东西往出卖,那可真是狮子大开口。

每次都是五五分,也就是那些商贾拿货,赚了钱后,卢仁要赚走五成,而那些商贾虽也是五成,那还要承担本钱。

算到最后他们多也就四成了。

孙富现在说要六四分,很明显,是要给卢仁六,而他拿四。

“六四?吴福那里说最低价是一百两,意思是卖高了还要往上加,这样的话我们怕是连四成都拿不到了。”

其实,就这个生意,他们拿一成那都是赚到。

他们不负责瓷器原产,也就是与朱大福采买一下,之后就直接拿给卢仁。

就连仓库都不用倒腾,直接就可装船就走。

“四成总比一成都没有的要好吧,吴福那意思是,此次就只是个尝试,之后谁给的价高,就与谁合作了,若不出些血,这生意指不定就落在谁头上了,也就是吴福脑袋不够用。

他直接找卢仁,那钱岂不是让他和卢仁赚了?为了将来的货依旧从卢仁那里出手,我们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