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祭文(1/2)
经过村里人推荐,山坟石料是从外面店铺买的,坟石乃青砂石料雕琢,大理石的石碑光滑明亮,站立碑前只觉能看见人影一般,石碑中间大字镌刻:故先妣邱宅刘某某老孺人之位。
因邱道虞父亲还未亡故,所以母亲的碑文上就是老孺人,如果父亲也死了,就是老大孺人。
还有就是夫妻,或者本家族中还有年长者并未去世,碑文上打头的先、显就可有讲究了。
就是说晚辈先死了,也叫先走了,墓碑上就是故先,如果死者是本家族中最大辈分的,死了就叫故显,因为这显就是在本家地位最显赫,明显的意思。
如果上面还有长辈或者老丈人这些其中之一还活着,晚辈去世了,墓碑上都不能镌刻故显,否则人家用大锤把墓碑砸了,都在情理之中。
在邱道虞这边,墓碑上还要镌刻着坟墓的朝向,壬山丙向兼亥巳。也就是坐北朝南。
在风水上,壬山丙向兼亥巳说房房皆发,巳酉丑年,丁财两旺。
这个坟墓前方较矮平坦,远方有水流,在风水理论上面,丙水汪上中良,无论宽大发而儿郎,太微水寿星光,催官催财水中央。
看见众人把抬棺材的大杠收拾起来,归笼在一旁,灵阳想起了自己老家的一些风俗。
也是棺材抬到位置时,就要取来大杠把棺材架好,因为棺材没到选好的位置时是不能落地的,如果在哪落地则说明老人想在此处下葬,便就葬在那里。
村里老人讲起了一个老家附近的一件奇事,说是一九五几年的样子,村中有人死了,孝子孝孙请来人看了好位置,埋的那天,众乡亲抬着棺材往目的地走,哪知天有不测之风云,倾刻之间,瓢泼大雨,淋得众人眼睛都睁不开。
其中就有人提议说要不先把大杠拿来先把棺材撑在这,咱们大伙先去避避雨吧!这大雨淋得,路上稀泥泞滑,要是个不小心脚下一滑把棺材滑成了个翻盖,那就不好交待了!
众人早已被淋得心下不耐烦了,皆说如此甚好!
叫人取来大杠,说是大杠,其实就是粗点的大树杆杆,将两根杠子放在地上,把棺材摆在杠子上架好。
众人回到主家房中避雨,这大雨不知不觉的就下了半个多小时,山中河沟之中洪水轰隆隆的作响,见雨势小些了,众人来到棺材处一看,只见不知哪来的蚂蚁,成群结队的叼来泥土,已将棺材埋得差不多只剩最上面的盖盖了。
先生一看,知是天意,便叫大家将坟山石运来,就在此处将棺材垒了,所以后来灵阳经过那里时,附近老人们说起为什么这么这个坟要比别的坟高些,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个坟里棺材坑都没挖,直接平地上还加了大杠的高度垒起的。
没想到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这家人自这蚂蚁叼土垒了棺材下葬在此之后,家中从此大富大贵。
话说回邱道虞母亲这坟墓,鼎玄取出一份早已撰好的阴宅地契文书来,黄纸之上毛笔字苍劲有力曰:先天晓谕廿四山旺脉,龙神立地契文人开辟盘古大王立,出给阴地人土府神君,今将龙王山岗阴地一穴出给与邱宅某某………
朱砂大印格外醒目,鼎玄将地契文叠好放于棺材坑中,又是端出罗盘调好分金向山后。
这才站于棺材北面,孝子邱道虞兄弟二人,与一众孝侄跪伏于棺材南面。
鼎玄略整衣冠,清了清嗓子,朗声诵曰:“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帝星到此,福人下葬,此地留来几千年,今日孝子福到前,廿四山青龙到,打开龙口葬先贤,龙来正.穴来端,子孙积福万代兴,天门开.地门开,白鹤仙师送地来,此地不是非凡地,昆仑山上发脉来…………”
未几念诵道:试问孝子孝孙,要富要贵?
邱道虞兄弟二人答曰:富贵都要!
鼎玄点点头又诵道:愿富者赐你良田万顷,积玉堆金,愿贵者赐你朝中宰相,禄享千钟………
如此如此这才诵完,孝子齐哀,麻衣兜土,盖棺以报母亲之恩,礼毕,堆土成坟。。
将灵幡插|在坟头,孝子们脱去孝帕,孝服这才算完成了下葬的全部程序。
拔了富贵之后,众人一起把坟山石码好,水泥勾砌,条石垒起,未几,便也砌好了。
焚烧了纸房灵屋,冥币纸钱若干,已是晌午了,回家的时候孝子必须走来路一起返回到丧家门口时,家里的人事先将灵前谷草扫出点燃,人人都要烤一下火,翻一下在门口水盆里放着的菜刀,以驱邪气。
当天下午邱家要做好酒菜,感谢主丧,送礼的人,抬棺材帮忙的人,还要给他们包利是红包。
邱老头与邱道虞兄弟二人,准备给鼎玄与灵阳等众人包红包送利是,鼎玄笑着推辞道:“咱们与邱道虞兄弟也算是旧相识了,这帮忙看一下风水也没啥。”
“是啊。”灵阳笑着点点头:“不过是举手之劳嘛。”
“这是我们这边的民俗规矩,必须要包红包的。”邱老头说道。
后来好说歹说,鼎玄与灵阳,这才收了一个小红包,吃了晚饭,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