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班师回京(1/2)

既然说道李靖,那么免不了就要提一下关于李世民召集他回京的事情。

说来这个消息自那日朝议过后,圣旨便随即传到了北方,尤其李世民还派了户部尚书唐俭前去与突厥商谈议和之事。

可见李世民对于这议和的重视。

但旨意在下达了一个多月有余,大唐的这军队,却迟迟没有返京的动向。

包括李世民派去和谈唐俭,也是一点消息也没有传送回来。

这让李世民这个大唐的一国之君都觉得有些怪异。

朝中的不少朝臣借机诋毁李靖,说其居功自傲,根本就没有把皇命放在眼中。

更有甚者还把无辜的唐俭都拉下水,说他们乃是一丘之貉。

对于这些拱火之人,李世民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此刻他心里除了不解之外,就是对这二人多了几分担忧罢了。

毕竟杳无音信这样的事情,这着实让李世民难以理解。

一个是声名赫赫的当朝军神,一个是兢兢业业的朝中能臣,这两个人突然没了消息,对于李世民来说不为是突然失去两个得力助手。

这让李世民如何不为他二人担忧,因此为了探清其中缘由,李世民便决定准备再派一队人马前去探个究竟,而就在李世民心里有了这般打算的时候。

那久久失去音讯的大唐北征军终于传回消息了!

据说此刻大军已经步入蓝田县境内,离长

安只有一步之遥。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世民方才稍稍安心了许多,随后便让人时刻注意大军动向,他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收到大军赶到长安的那一刻。

然而这浩浩荡荡的唐军,在此次归来的部队之中,还带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这个人就是突厥颉利。

只见其五花大绑的被押在车上,满脸的桀骜已然不折磨的不成人样,此刻除了悲寂感却再也看不见其他。

之所以会这样,那也是因为就在这段李世民都不曾得知的一个月内,在北方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想那时,唐俭在带着大唐的随行人员去了颉利部的驻扎营地议和,颉利本还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的奸计得逞了。

然而谁知道颉利这边刚刚放松了一些警惕,李靖便领三千精锐直捣颉利老巢,大唐的铁蹄直直的踏在颉利的大帐之外。

这突入其来的变化,让那心怀鬼胎的颉利着实吓了一跳。

就在颉利还没意识到境况的危机,他就被一群五大三粗的大唐士兵裹成了粽子,然后便被关押在大唐军队之中,这才有了此刻的押解归京的事情。

而做出这等壮举的李靖却对这等事情丝毫没有在意,仿若这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

而随着大军在缓缓的向着长安行径之时,跨马行至大军最前沿的李靖,扭头向身旁的薛万彻问道:“现在我们到那里了?”

薛万彻见李靖问起,低头回复道:“禀将军,现今我军已到蓝田境内,距离长安就剩几百里的路程了,怕是只要再行军一日便可安然返回京都。”

李靖听后微微眯起眼睛问道:“蓝田县?为何这个名字听得这么耳熟?”

薛万彻笑着解释道:“不怪将军觉得耳熟,此地就是之前寒冬为我等解决冻疮难症的陈牧陈神医所在的郡县,将军觉得熟悉那也正常。”

李靖听到冻疮二字,不由身上打了个寒颤。

当时这冻症蔓延之时,自己可是为此头疼了好几日,本以为自己的北征一途就要因为这等急症就此终结。

此症在军中蔓延的极为厉害,若不及时治疗,怕是大军很难撑过这个冬季。

谁知自己得到李世民的书信,说这蓝田县似乎有人能治疗此病,他才将信将疑的派了薛家两兄弟带了些人前来碰碰运气。

正是这个举动,这才让本来岌岌可危的大唐边军,有了可以医治的药物和方法,以此来对抗这病痛带来的灾难。

尤其是那个叫做护手霜的东西,李靖可太喜欢了,这东西不仅可以舒筋活血,还能抵御严寒,更甚至李靖还发现,就连平日训练,手脚极易磨破的症状都可以有效的预防。

这对常在军中行走的李靖,不为是一个惊天大发现。

因为即便没有冬寒侵扰,日后他也可以用此物让大军加强训练,以此

来强化军中战力,日后再上阵作战就能再度减少伤亡。

得了诸多好处的李靖,自然将陈牧的名字牢记于心。

因而在路经蓝田县的时候,方才有了这般提问。

“我大唐能有这等奇人,实乃是国之幸事啊!”李靖不由的赞叹道。

薛万彻听出李靖的敬佩之意,对着李靖说道:“将军,既然我军现在已步入蓝田县境内,您何不亲自去见见这陈牧?说来他可实在是个妙人。”

“是吗?听你这么说我倒是真想去见见。不过……唉!”李靖说道。

见李靖叹气,薛万彻有点好奇的问道:“将军这是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