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活捉了郑国将军(1/2)

事实是东方书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攻下伊川城,毕竟伊川不是阳城,这座城本就是郑国西北的重镇,城防非常坚固,加上有5万守军,东方书虽然包围了伊川,可却始终攻不下伊川城。

不仅如此,从阳城后撤的郑军反而对南梁发动了进攻,因为南梁守军不到3000人,只用了一天就被郑国收复了。

而南梁失守那么下一座面临危机的就是父了,父城的守军并不多,除非东方书摔军南下,否则只能是眼睁睁看着被郑国夺回去。

不过东方书不可能摔军南下,他接到的圣旨就是夺回洛阳,而且赵国现在也消耗不起了,只是结果依旧出乎他的预料,洛阳不仅没夺回来,南梁、父城等好不容易攻占的城池也要被郑国夺回或者即将夺回。

这样的结果让东方书十分憋屈,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赵国的粮食产量虽然不及秦国,可应付一场持久战还是没问题的,问题是郑国打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烧粮草了?

去年荥阳的粮食被烧毁对赵国来说就是一场天大的灾难,要知道,在攻下荥阳后赵国就把大量的粮食存放在了荥阳,到时候不管是函谷关还是上党郡都可以直接从荥阳调拨粮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赵国把国家三分之一的粮草都存放在荥阳,可结果却是被烧得干干净净…

这还不算,这一次东方书率领20多万大军出行也是带了不少存粮的,可结果又被一把大火给烧没了,原本打算把自己存在荥阳的粮草用来救命的,可刚出荥阳又被烧了。

东方书有时候都不得不承认,作为对手,木少云是合格的,但是论做人,那家伙根本就不配!

邯郸

赵成帝还在为东方书那么快

攻下阳城而兴奋呢,可还没高兴多久就得到了函谷关被攻打的消息,这让他顿时就慌了神。

摆在他眼前的难题是赵国现在根本就没法救援函谷关,武隧和洛阳都丢了,赵军过不去,就算绕过去了那粮草怎么过去?万一秦国和郑国背后偷袭怎么办?

朝堂之上,赵成帝阴沉着脸看着一众大臣,咬着牙齿道:‘诸位爱卿,可有计策解函谷关之危?’

闵亮再一次站了出来,躬身道:“皇上,不拿回洛阳是救不了函谷关的,如果东方书不能在短时间内攻下洛阳,那还是与郑国谈判吧!”

“郑国烧我粮草杀我6万将士,现在却想用洛阳来要挟我们,你甘心吗?”

赵成帝咆哮道。

“不错,绝对不能与郑国谈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名大臣当场附和起来!

他这一开口所有官员都跟看白痴一样看着他,会不会用词?不会用就别说话,不知道的还以为赵国要亡了呢!

赵进道:“陛下,当初你下旨让东方书进攻洛阳是没有时间期限的,那时候我们也还可以耗下去,毕竟郑国和我们一样,粮食消耗都很大,可现在秦国攻打函谷关,我们就只有十天的时间了,十天之内不能救援函谷关,那函谷关就要成为秦国的土地,而武隧已经丢失,要是再失去函谷关,那赵国就将直接暴露在秦国的兵峰之下,以后将永无宁日。”

赵成帝怒哼道:“那木少云枉为郑国臣子,难道他不知道秦国一旦控制函谷关,他们郑国也将永无宁日吗?”

赵进苦笑摇头,道:“对于郑国来说,多一个秦国的威胁反而是好事,毕竟他们可以利用秦国对我们进行牵制。”

赵成帝缓缓的冷静了下来,仰头叹息一声,道:

“如果不是木少云,我赵国已经灭了郑国了,可惜,可惜啊…”

群臣默认,赵成帝的话算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那木少云的出现先是击退了赵芸姬,又让东方书无功而返,让赵国十几年的计划付诸东流!

在群臣的沉默当中,赵成帝缓缓的起身走出了宫殿,一众大臣见状也都缓缓的跟在他的身后,这绝对是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

赵国宗庙,赵成帝带着群臣跪在了祠堂当中,在即将做出决定前他只想跪在列祖列宗面前忏悔,尽管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尽管颍川和荥阳两郡本就是郑国的。

但是即将做出的决定将让郑国的国力倒退十年,而且如无意外,郑国以后再想南下吞并郑国就更加困难了,很可能将成为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

赵成帝跪在最前面,没有大臣能看到他的脸,所以也没能发现他眼中流出的辛酸泪水,一位帝王,在拥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被一个弱国逼成这样,这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也是绝对的耻辱。

可他眼下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了,木少云几乎就是在拿郑国的国运与赵国赌博,这是一种同归于尽的做法,他从没见过哪个臣子会如此的大逆不道。

“传旨,让赵芸姬代表朕与木少云谈判,我赵国愿意用颍川和荥阳两郡换回洛阳!”

良久,赵成帝低沉且悲凉的声音从祠堂传出,一众大臣闻言集体扑倒在地上哭泣起来!

“陛下啊…”

窦婴更是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