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9章与皇太极一战(1/2)

皇太极的五万大军,就驻扎在锦州城外,此时锦州城已经投降了。

祖大寿手下的将近两万兵马,也一样投降了皇太极。

这一场战争持续了将近三年,洪承畴带领手下将近十几万大军,经过塔山一战,大明王朝最后一支王牌军队也被皇太极消灭了。

很少有人活着回到山海关,洪承畴手下的兵马,大部分都投降了皇太极,就连他本人,在绝食了七八天以后,最终也被皇太极招降。

李飞扬带领自己的两万大军,来到山海关以后,与吴三桂的兵马合兵一处,也不过是三万多一点,共同防守山海关,以防皇太极趁机南下。

如今的大明朝已经虚弱不堪,真要让皇太极攻破了山海关,只怕是大明朝分分钟就完了。

李飞扬就发现自己自从穿越过来以后,历史因为他有了些许改变。

在真实的历史中,洪承畴投降的皇太极,大明王朝还坚持了一段时间,最终在李自成的攻击下才会覆灭。

而他的来到似乎把这一进程加快了,不同的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并没有实质对明朝形成威胁。

眼下最大的威胁就是皇太极,几天以来,吴三桂派出去的斥候打探到,皇太极之所以占了锦州而没有立即攻打山海关,完全是因为在等。

李飞扬已经察觉到了,这老家伙,不安好心,短短三天以来,清军正在增兵,已经将近有六万大军,快要开赴到锦州。

吴三桂得知这样的消息以后,腿肚子都转筋,他自己手下的军队,有一部分从洪承畴那边溃退回来的。

自己的关宁铁骑,并没有多少人马,战斗力虽强,可是人数太少。

这么点儿实力,他们根本不敢出城与皇太极决战。

何况对方挟余胜之威,压根就不把吴三桂放在眼里,甚至就在山海关城下,烧火做饭,俨然把这里当成了家。

几天以来,吴三桂一直宴请李飞扬,他已经打听到了李飞扬手下还有人马,便一再的要求,希望他能够再调些兵马过来。

如今的情形下,谁手里有兵谁就是老大,崇祯皇帝那里已经是指望不上了,他手里的那点残破人马,是用来防范李自成的。

如今的皇帝能够自保就已经很不错了,所能做的就是拿出一点银子来,给吴三桂发些军饷。

皇帝还给李飞扬发了点钱,虽然不多,也入不了李飞扬的眼,可以让他十分感动。

总算是皇帝还干点事情,接到了吴三桂的请求,金秀才和李岩连忙劝道:“恶人村就是咱们的根据地,再不要犯上次错误了,把兵马都调到这边来,即使是打了胜仗,山海关也不是咱们的容身之地,可要是让李自成趁虚攻占了恶人村,咱们不光回不去了,只怕这里留不得!”

李飞扬一听这话觉得很有道理,便没有理会吴三桂的要求。

吴三桂虽然很生气,但他也不敢对李飞扬怎样,毕竟。眼下还得指望人家,一块和他守住山海关。

他和他的手下关宁铁骑,倒不是对大明朝有多么忠诚,只是这片土地,都是他们的产业,自己的家人,早就在这里买房置地,就是自己的良田千顷,正要让他们一个个抛家舍业,离开这里,还真的舍不得。

更何况离开山海关的他们,马上就成了穷光蛋,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这年头要是光靠皇帝发钱养自己的人马,只怕得分分钟得饿死。

说白了,守山海关也不是为大明朝而守,就是为自己守。

对于李飞扬这支客军来讲,吴三桂只有讨好的份儿,只能希望他留下不要走,真要是走了,就剩下自己这只单薄的人马独自对抗皇太极的大军。

而眼下皇太极的大军,经过五六天的动员,已经将近十万大军,拥至山海关城下,时刻准备攻城。

山海关这一座孤城,就好像随时会被海浪吞没的孤岛。

吴三桂每天都处于战战兢兢之中,是走是留,是战是降,每天他都处于万分纠结之中。

这一天吴三桂再次宴请李飞扬,宴请的地点正是在山海关城楼上澄海楼,双方落座,吴三桂酒过三巡之后,借着酒醉,去套李飞扬的话:“阁下,您来到这山海关,已经有几天了,这里也已经很熟悉了,眼下皇太极的人马,正在聚集,不知道阁下是战还是走?”

李飞扬听了这话以后,本来他还吃着一道叫莜面丝的菜,费了好半天劲,才把那莜面丝嚼断,抹了一把油乎乎的嘴,笑嘻嘻的说道:“吴帅请放心,等这老小的把人马都聚齐了,我就会主动出城,与他一战,到时候非得让他见识见识,我们恶人村出来的人马有多么牛逼!”

吴三桂听了这话都惊呆了,端着酒杯的手赶紧放下,惊问:“阁下还要出战,你没发烧吧?城外可是有十万的八旗铁骑,我见你这队伍里,连一匹马也没有,就在这辽西走廊这片小平原上,以步兵对抗骑兵,就算你手里的家伙再厉害,怕也敌不过高速冲击的骑兵!”

李飞扬好像不怎么听吴三桂说话,夹起了一大块的红烧肉搁进嘴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