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川军、秦军(2/2)



经过十余天的战事,官军粮草早已用尽,只得宰杀战马充饥。

到了第十三天,战马吃光,官军便将杀死的闯军士卒的尸体分开割着吃了......

第十五日,有不少人生病死去,受伤者只能眼见伤口溃烂化脓,却一筹莫展。

傅宗龙清点士卒,除受伤、死亡的士兵以外,他还有六千兵人马。

杨文岳的保定军亦是不多,同样断粮,还得面临闯军每日的进攻。

徐煌这边处境更是艰难,他不仅要养兵,还有三百多个军属,上面缺粮,只配发他们百人的分量。

若不是徐煌暗中藏了不少粮食,只怕已经饿死不少了。

扬州卫的上官罗体仁,乃吝啬贪婪之徒,因徐煌射杀贼首官升两级,原本对徐煌的态度还算不错。

然身处困境,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仅克扣部下的军粮,还把扬州卫所有辎重全部抢走,供他的家丁使用,搞的手下的几百个卫所兵怨声载道,险些发生哗变。

所谓的家丁,是武将所辖不入兵籍者,他们是将领身边最精锐的近身部队。

有明一代,军户地位极其低下的,说是军人其实连最基本的农民都不如,他们要像农民一样缴纳赋税,还要训练作战,负担极重,而且要世世代代都要做下去!

明初之时的军户还有战斗力,自正统以后,军户制度已经开始僵化,衰落,军户都沦为军官的佃户奴隶,军户制度名存实亡!

军户制度崩溃后,嘉靖皇帝开始推行募兵制,推行军士职业化,像闻名天下的戚家军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让大明在中期军事力量得到了短暂的恢复,但明末整个官僚体系严重腐化,不管文官还是武将,都矢志不渝的以贪污为主,军饷军费绝大部分被瓜分。

下层士兵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如何形成战斗力?

军队是为了给朝廷打仗,全烂了还怎么打?仗总归要打,因此明军中催生了家丁制度。

明军中只要是将官,无论官职大小,都拥有家丁,少则几人,多则几千人,他们是战争的主力,明末所有的战争,基本都是靠家丁在打。

家丁由将领亲自教学,并由将领掏钱用肉食养着,每日训练,不像普通卫所军队,主要种田,极少训练。

闻名遐迩的关宁铁骑也是从家丁部队不断地发展壮大,完全是一支家族化的军队,吴三桂等辽东将门,主要靠家丁杀敌攒军功。

后来家丁制度得到朝廷承认,也配发粮饷,但家丁们吃着朝廷的粮饷,却只忠心将领。

因此,很多军官不把卫所兵当人看,只顾着自己的家丁。

最典型的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在前不久的松锦大战中,见大同总兵王朴率先跑路,他直接丢下两万部下,仅率两千关宁铁骑突围。

又如徐煌的直属上司罗体仁,哪怕是手下几百个卫所兵全死光了,他都不心疼,但若是家丁损失一两个,如割肉一般!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