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北上辽东

通州码头,宣武营及家眷们齐聚于此。

家眷们为即将出门的亲人送行,皆是一副哀伤的面容。

新婚妇人赵芳不顾形象的扑向崔武怀中大哭,搞得崔武尴尬地对着众人笑了笑。

江面上,十几艘大小不一的船一溜排开,那边传来水兵的大嗓门:“要起锚开船了,快些上船!”

这些船基本都是首部窄,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只设有前桅和中桅,在船尾还耸立看二三层高的船楼。

这是典型的福船结构,最大的福船不过三十多米,战船上只有二到四门不等的火炮。

福船在大明水师中算是主力战船,也是四大船型之一,因其吃水深,载运量大,抗风浪性好,适合于海上航行,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大部份都是褔船的船型,在当时,福船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型。

只是两百年过去,福船已经落后了,与西方的海船相比,太过笨拙,火力也稀薄。

目视片刻,徐煌招呼众人:“登船!”

在家眷们的目视中,宣武营鱼贯登船,顺着长板噔噔噔跳上甲板,船身随之摇晃着。

徐煌刚上船,就被一人堵住:“徐大人,咱们又见面了!”

徐煌抬头一看,此人脸上长了一圈细长的络腮胡,竟然是操江水师千总陆镇海!

他抱拳笑道:“陆千总,久违!”

不用多问,陆镇海这次也得了护送粮草的任务,估计是担心沿途海盗打劫官船,操江水师派出一个水军营全程护送。

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所编,一个水军营有两个哨,毎个哨有福船四艘,海沧船二艘,苍山船四艘,然后再配有开浪船、官服饰的长须男子,正负手站在旁边。

“沈大人。”徐煌抱拳施礼。

户部郎中沈廷扬,年近五十,中等身材,宽肩细腰,浓密的长须十分独特。

据徐煌了解,沈廷扬是南直隶苏州府崇明人,也就是上海人,家境富有,为人慷慨有志气,不过科考不顺,以国子生为武英殿中书舍人,他是海运援辽的发起人,深受崇祯皇帝重用。

沈廷扬神态安静,道:“徐煌,我听过你在河南之事,你很好,很勇敢。”

“侥幸而已,让沈大人见笑了。”徐煌笑着回礼。

“怕不是侥幸。”

沈廷扬转身踱了几步,行动间步履沉稳,他指着一边的宣武营道:“他们可是你的兵?”

此时宣武营百余军士盘膝而坐,在甲板上排成数列,如同学校中的学生开总结大会,依次而坐,虽偶有交谈,声音却是不大。

也有十几人扶着船舷排队呕吐......

反观那边的镇海卫,乱糟糟的围在一起,不是烤鱼就是烤肉,还有下棋的,业余活动应有尽有。

徐煌点点头:“是,他们大多是我从河南带来的。”

沈廷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接道:“如此说来,他们原是难民,被你操练成军?”

不等徐煌答话,沈廷扬叹道:“实在难得。”

他对徐煌不禁又多打量了几眼,然后什么也没说,静静离开。

“读书人的脾气真是古怪。”徐煌嘀咕着。

几只海鸟在前方飞过,徐煌用力呼吸两口新鲜的空气,顿觉舒坦。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