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6章 持心对君言(2/3)

夫人撮合下与周家成婚,由此得了大笔嫁妆,作为日后争夺尊位的本钱。

而周家也因此一步登天,在国库空虚、内帑不足的情况下,周家的财力就是国主的支柱。当国主在首阳弭兵之后,整顿裁撤国内各军,稍有余力,也投桃报李,让周家子弟参与经营国中诸多产业,其中不乏山泽盐铁这种国家财赋。

当初罗希贤就曾去周家经营的盐场斩除妖邪,对方回赠产自东海水府的含光珠,其财力可见一斑。

现在听说周家与海外某个修仙宗门有往来,赵黍并不觉得稀奇。但梁韬话里话外存有暗示,周家很可能是受幻波宫所指使。

一国后戚,还是掌理大量财赋的后戚世家,结果是海外宗门的后代,这岂不等同把国家命脉拱手送人?

本来朝中就有不少人对于后戚周家把持盐铁财赋深感不满,屡次上书都被国主置之不理。

后戚周家的位置比较特殊,他们族中子弟极少有入馆廨修仙学道,在这一次朝堂壁垒分明的动荡中,也并未站在任何一方,这可以看做是高明的处世之道。

但梁国师现在把幻波宫门人牵扯进来,周家也被拖进泥潭之中。此举直接朝着国主最为要害之处下手,可谓是狠辣至极。

赵黍猜测,梁国师可能早就知道幻波宫门人与后戚周家的关系,只是过去隐而不发,就是等这种时候才说。

但他也明白,这场朝堂动荡已经到了极处,不仅仅是两派公卿争辩是非,而是国主与梁国师针锋相对,再这样斗下去,恐怕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梁首座,你这是何意?”张端景质问道:“要以此为要挟么?”

“我不过是按照张首座的意思,以国家法度为重。”梁韬隼目含光,慑人胆魄。

“好了。”国主赶紧打断两人交谈,望向赵黍,一改话题:“赵黍,你这一次协助缉捕司拿下九黎国探子,算是为国立下大功。”

“这是微臣分内之事。”赵黍低头答道。

“分内之事?”国主问道:“你是金鼎司执事,分内之事似乎不包括缉捕妖邪奸细。”

“微臣失言。”赵黍说。

“朕现在要问一件事,你如实回答。”国主目光锐利:“你当初离开金鼎司,随崇玄馆车马出城,可曾受人胁迫?”

赵黍缓缓抬头,上面三人都望向自己,他深感压力,又赶紧低下头说:“微臣、微臣不敢回答!”

国主看向张梁二人,轻轻摆手:“两位暂且退下。”

张端景起身拱手,梁韬则是微微欠身,望向赵黍的目光意味深长。

直到两位首座离开,国主才言道:“赵黍,你现在可以说了。”

可赵黍仍是躬身不起,国主淡淡一笑:“你放心,朕保你安然无恙,你只要据实回答。”

赵黍抬起头来,下定决心说:“微臣当初是自愿随崇玄馆而去,不曾受到胁迫。”

国主脸上并未显现半点异样之色:“这就是你的回答?”

“是。”赵黍重新低下头去。

“朕明白了。”国主沉吟片刻,又问:“郑图南勾结妖邪行刺,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鸠江郑氏?”

赵黍赶紧回答:“此事自有陛下乾纲独断,微臣昏昧无知,不敢妄言。”

“你若是昏昧无知,那方才的话是否算数?”国主笑道。

赵黍一愣,国主又说:“朕原本以为,郑图南做了那等事情,你应该对鸠江郑氏心怀怨恨,一定会力主报复。”

“可是……陛下,郑氏也有子弟在金鼎司办事得力,实在不宜株连全族上下。”赵黍说。

国主笑容平易近人:“朕几时说过要株连郑氏全族了?难不成你就是这么打算的?”

“不是。”赵黍转换念头,回答说:“微臣觉得,鸠江郑氏确实有违国法,那就不妨夺其官爵、贬为庶民。”

“然后呢?”国主看出赵黍还有后话。

“鸠江郑氏的田庄产业连绵阡陌、跨郡连县,也定然隐匿了大量佃户庄客。”赵黍思量道:“郑氏死罪可免,但容不得他们再握有这些田庄产业。朝廷不妨趁机清查郑氏的田亩人丁,重新编户齐民、计口均田。

郑氏圈占的郊野山泽、城廓宅邸,便一概收归朝廷管辖,或另做赏赐之用。郑氏子弟每户留五十亩田地,让他们自力躬耕,不以刀斧加身,以彰朝廷恩泽。”

国主瞧了赵黍片刻,对方低头不敢多言,方才笑道:“你这是劫富济贫?”

赵黍回答:“修仙学道之人,唯望登真上举,若能损有余而补不足,或可窃闻天道。”

“好个窃闻天道。”国主笑道:“有你这番话,朕倒是能够应付梁翁了。”

赵黍暗中偷笑,国主叹道:“鸠江郑氏过去有有功于国,大加屠戮确实不妥。但郑氏子弟每户才五十亩地,是否足够?”

“陛下有所不知,这已是卓卓有余了!”赵黍言道:“就微臣所知,不少豪族田庄中,一家佃户躬耕百亩,自己所得大多仅有两三成,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