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君子现身被感化(1/2)
此人姓管名宁字幼安,乃是北海郡朱虚县人。管宁乃高洁傲岸之士,其割席断交的故事,被人传为美谈。
管宁与华歆、邴原少时交好,三人并称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管宁曾与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意见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尽不理会,仍举锄刨往,如锄掉瓦块石子一般。管宁的行动,恰巧被一旁的华歆看到,他旁若无人的把金子捡起来。见好友不劳而获,管宁面现鄙夷的脸色。华歆刚要将黄金揣进袋中,瞟见管宁鄙弃自己,心中暗呼羞愧,忙不迭的将金子扔回到田中。
还有一次,管宁与华歆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王侯将相坐豪华马车从门外经过。管宁旁人问,依旧专心致志的苦读。华歆却禁不住街上人群赞叹声的诱惑,放下书本跑出往观看。见华歆面带爱慕之色,自门外回转,口中还喃喃赞叹不止。管宁摇了摇头,取剑割开席子,与华歆分而坐之,并一脸郑重的道:“我们志向不同,不可再做朋友了!”
从这两件小事,足以看出管宁的道德标准之崇高,但他以同样的道德观来交友,未免太过苛刻,李毅当年南下寻访名士,听张英讲述管宁割席尽交时,他心中也不禁迷茫。但管宁言行一致,是毋庸置疑的正派人物,这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私下却无比邋遢邋遢之伪君子,不知要强出多少倍。
中原战火不断,使逃难者川流不息的赶往辽西。而辽西仍在大汉掌控之中,存在诸多变数,李毅又不想与朝廷开战,便只将辽西郡作为跳板。而此次危机证实,辽西的不稳固性依然存在,太史慈等便以无法安置为由,盼看其奔赴建平。
管宁自幼丧母,少年时代父亲也病故了,他是无牵无挂,与好友邴原、王烈、刘政等结伴而行。闻李毅贤名,管宁便想一探毕竟,步进中年的王烈精于圆滑,便决定于辽西隐居。邴原、刘政不愿与朝廷反抗的反叛为伍,也未和管宁同行。
只身一人赶往建平,见到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与途中饿殍遍野,破败凋零的惨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管宁被眼前这世外桃源所震动,他有一种豁然豁达的感到。
对腐烂的汉庭,管宁已是深恶痛尽,他不抱任何理想,曾经只想做一名隐士。当来至建平后,李毅美名广为传颂,无比对他交口夸奖,管宁的访问之心更盛。
谁想来到李毅家中,只有管家梁伟。李毅早就感到梁二这名字太俗,但不好主动将比自己大着十岁的兄长改名换姓。随着梁二接触的全是上层人物,他逐渐感到自己的名字不雅,都做了李府的管家,怎么也得换一个名字吧!才想到李毅这位专家。
李毅早已成竹在胸,他脱口而出道:“名伟,字文雄,宏伟乃身材雄壮魁梧也!”
斗大字不识一箩筐,见这个名字极是响亮,梁伟当然十分满足,免不了对李毅一番赞扬。
梁伟虽没什么才学,但他见多识广,看得出管宁也是饱学之士,便想把他留住,便将李毅夸奖了一番。最后梁伟叹息一声道:“我家主人逢大事必躬亲!此次刚远征北海返回,得知大运河已经开工,便又快马加鞭的赶往了松辽平原!”
“修建大运河!”管宁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他禁不住又问有关运河的情况。梁伟的见识无法与管宁相比,他又无法目睹,被管宁问到了短处。但他眼珠一转道:“听闻运河浩大,先生若前往目睹,定能大开眼界!”
看着李毅这简陋的房舍,与这热情好客的管家,再想到被人广为夸奖,管宁忍不住要目睹一眼李毅的尊荣,看看他是真君子,还是披着名不副实的假装。管宁又踏上了寻访之路,经过一路跋涉,一月后,终于在松辽运河的工地上寻找到了李毅。
当见到心中期盼的明主,正在百姓中间,手握着板锹挥汗如雨。管宁不由得惊呆了,他不敢信任眼前的情景,心中暗叹道:天下间还有此等君子!
正在挖土的李毅,听得管宁前来访问,他真是惊喜万分,急忙将铁锹抛到一边,忙不迭的沿着深沟旁的小路奔到了地面之上。
管宁见李毅飞跑而来,忙前迎几步,深施一礼道:“管宁闻君之贤名已久,便生出拜见之心。本日一件果然与众不同,令宁敬佩之至!”
李毅人才极度匮乏,他思贤若渴,终日渴看能有能人志士前来投奔,但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没想到自己脚踏实地,将建平经营得有声有色,随着名声远播,真的著名士奔来。而且眼前这位是洁身自好,大名鼎鼎的管宁。李毅忙上前回了一礼道:“本来是贤名远播的幼安兄,不知先生到此,李毅礼数不周,还请先生海涵!”李毅忙收拾刚穿于身上的衣衫。
管宁不拘泥常理,更观赏李毅与民同甘共苦,他那会在意小节,微微一笑道:“李将军何必客气,将军用实际举动,证实了传言的真实性,将军的一心为民,令宁钦佩万分!”
二人性格秉性相投,真有相见恨晚之感。由于工地喧闹嘈杂,李毅挽着管宁之手,两个人亲亲切热,来到一处林荫下,坐于民工歇息的大石之上,促膝长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美洲之帝国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致富能手
从酋长到球长
天灾逃荒,极品农门老妇有空间
明月倪裳
获得厉鬼能力后我摆烂了
隐婚豪门:缠爱神秘前妻
大唐:开局抢婚长乐公主
攻心为上:狡猾医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