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36.第643章 空洞的童年(1/2)

或许自己注定要漂泊一生吧,宋惜心里这么想,可是想想就觉得刺激呢,宋惜随即又自我安慰到,仿佛,她早就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的生活活成了段子。

宋惜回忆了太多的往事,以至于她开始开头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开启一个华丽的开始,怎么办呢,宋惜突然思考到。

宋惜想起了自己四年级的时候母亲跟风给她报的作辅导班,那时候的宋惜似乎还是挺喜欢这个作辅导班的,因为宋惜觉得在一帮同龄的孩子嚷嚷着写作很难的时候自己能够写一篇好章是挺另类的,宋惜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那时候的想法仅仅是觉得这样很酷。

再了,更重要的是宋惜喜欢辅导班里的那个老师,虽然不是一个男老师,但是这个中年的女老师还挺有亲和力的,她似乎知道学生应该怎样写日记,应该怎样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啊同志们,这个曾经在教研室里当语卷子出题的老师自从在教研室里退休之后就一心扑在了自己的作事业上。

似乎在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一般,这个已经退休的老师整天唯一想的估计就是如何给宋惜这帮学生提高作成绩了。

于是在这个老师的带领下,宋惜留下了自己曾经在辅导班里最好的记忆。

因为老师觉得写出一篇好章的必须要有一种真实的经历,所以宋惜的老师努力为这一帮学生们创造美好的经历,有时候带他们去逛超市,有时候带他们去逛公园,总之每一次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这个辅导班里可以自由的玩,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宋惜还是挺喜欢这个老师,这段经历的。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的作辅导都是这个样子老师带一大帮学生出去玩的,还有一部分时间老师是给宋惜他们讲作的袒套路的,是的,你没有听错,作有的时候也是需要套路的,因为毕竟,老实要凑字数啊。

但是宋惜这个倔强而又聪明的女孩一般总能迅速的跳过讲作套路的这个阶段,因为宋惜觉得这样无聊透顶了,宋惜不能忍受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浪费在一群老头老太太语无伦次的教导之中,宋惜不喜欢听话,但是又不是叛逆,于是宋惜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着。

既然宋惜对他们口若悬河的讲解不感兴趣,那么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用这一段空闲的时间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比如读书,但是噪音太大,比如画画,这是宋惜从的一个兴趣,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的事情宋惜都喜欢去做,于是她就在百无聊赖的作课上画画,偶尔听一下老师讲的课。

事实证明,宋惜的记性还是不错的,因为有一句话是在作课上老师讲出来的宋惜觉得老师的特别有道理,就是宋惜如今又回忆起来的话。

“当不知道自己的章怎么开头的时候,描写一下天气一定是不错的选择。”宋惜在心中默念到。似乎又回到了自己三四年级的那一个时代,仿佛自己一回头就能看见自己那十岁的纯洁的眼眸。

转眼间,宋惜谈了恋爱上了大学最后还结了婚,但这些似乎都是一眨眼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宋惜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中国去看一看,因为宋惜突然开始思念当年的那个退休的作老师,就好像是怀念自己的童年一样,宋惜站在自己卧室的窗户面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默默的想到。

其实在宋惜值得纪念的童年时光里,陪伴宋惜的并不是这一个简单的作辅导班,宋惜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太重,曾经在宋惜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一口气给她报了四个不一样的辅导班,这四个分别是书法班,奥数班,作班和宋惜最讨厌的英语班。

有时候宋惜觉得自己真的是太伟大了,能够在一个星期里接受四个班的摧残还能不落下学习,还能坚持自己的本性,还能好好的站在父母老师同学面前安然无恙的当那个听话的孩子,而没有就此疯掉。

宋惜开始有些悲哀,因为她虽然明白父母的心思,可是宋惜现在长大了之后想一想当年的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和平常的朋友一样奔跑在大自然里面的机会。

那时候宋惜的父母,因为给自己的孩子报了这么多的辅导班,我觉得可以用残忍两个字来概括下。虽然宋惜也不觉得自己缺少了些什么,但是当别的朋友在怀念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宋惜心里总觉得那一部分叫做童年的空间在自己的心里某一个位置就是一个空洞。

还好,这一切都过来了,宋惜觉得自己不幸的同时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宋惜的父母始终是爱护她的,即使爱护的方式不对,但是在宋惜的心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还是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面单曲循环过好多遍的。

或许吧,有可能吧,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一点不尽如人意,毕竟世界上没有什么十全十的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总结,宋惜研究出了一个法,叫做否极泰来。

你看啊,根据研究来,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很幸福,那么她的中年应该比较的平庸,或许晚年还会有点悲惨。

但是童年比较悲惨的人长大以后不定会有很大的作为,比如马云,比如希特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下堂王妃太狠辣 盛世明星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吃货皇后拽拽的 大金主,小女仆! 都市之时间主宰 最强武尊在都市 官声 从细犬开始七十二变 穿成炮灰就流放,搬空王府一路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