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话:准噶尔(1/2)
清朝时,蒙古分为漠西、漠南和漠北三部分。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落以后,由于他有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蒙古国的野心,所以先后兼并了漠西及漠北。漠北蒙古有数十万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康熙便派遣使者与噶尔丹交涉,但是噶尔丹不但不退兵,反而大举进攻漠南。
噶尔丹是蒙古准噶尔部落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的第七个儿子。噶尔丹从小就被送去学习当喇嘛,但是他喜好舞枪弄棒,却不喜欢念经。长大后,他在达赖喇嘛的支持下,回到准噶尔部落,消灭了政敌,从此噶尔丹还俗,成为准噶尔部落的首领。
他执政之后,对四周发动多次战争,尤其对东部的喀尔喀蒙古及西边的新疆,更是屡次掠夺他们的居民、牲畜,侵占他们的牧地。喀尔喀蒙古因此多次向清朝求救,康熙曾派大臣与噶尔丹谈判,但是噶尔丹都不予理睬。
清朝在此时无法出兵,因为国内先后有三藩之乱、南蒙古察哈尔部落的纷争,对西北噶尔丹一事只好采取忍让政策。噶尔丹看清朝如此的软弱,气焰更加嚣张。他不但杀害了康熙派去的使臣马迪等人,还要求康熙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甚至提出康熙君南方,而由他长北方成立蒙古汗国的想法。
康熙的隐忍作风,到噶尔丹再犯喀尔喀时,终于有了转变。喀尔喀因为噶尔丹入侵而向清朝求救,此时清朝国内的政局已经稳固,各地叛乱已经平定,康熙于是召集群臣,决定御驾亲征。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下诏亲征。他兵分两路,左路出古北口,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率领;右路出喜峰口,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康熙亲自率兵在后督军。刚开始时并不是很顺利。噶尔丹屯兵于树丛中,前有河流阻挡,后有树林掩蔽。噶尔丹设驼城,把上万只骆驼,绑住骆驼的脚躺在地上,驼背上加上箱子,形成一个长长的驼城。
噶尔丹军就在那箱垛中放射枪箭,以阻止清军进攻。在这种前有驼城、后有伏兵的情况下,清都统佟国纲率兵前进时,中鸟枪阵亡。后来清军改变战略,以火炮火枪猛攻驼城的其中一段,驼城终于被打开了缺口。清步兵、骑兵齐冲杀过去,福全又令士兵绕到山后,夹击敌军,敌军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
清军与噶尔丹再战,清军使用强大的炮兵,加上噶尔丹部落许多人感染天花,死伤甚多。噶尔丹为了逃命,立刻派达赖喇嘛的使臣济隆前来乞求投降。济隆来往于噶尔丹和清军之间,假谈判之名,行缓兵之实,让噶尔丹有时间逃脱。康熙知其诡计,于是命令:“快进军追击!别中了贼人的诡计!”果然噶尔丹不等回复,就已经连夜北逃。
清军本来可以乘胜追击敌军,但狡诈的噶尔丹为了使康熙见信并停止追击,假意跪于威灵佛前发誓:“永不犯中华皇帝属下喀尔喀以及众民、佛在此地,我有胆敢不服从吗?圣上即是佛,乞求放过我的性命!”
康熙知道噶尔丹发了重誓,就暂时停止追击,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他写了赦谕给噶尔丹。尽管如此,康熙对噶尔丹的野心还是很清楚的,噶尔丹的叛乱乃是他的天性,不会更改的。
果然噶尔丹回到漠北,表面上对清朝表示臣服,实际上却是在暗中招兵买马。康熙三十三年康熙约见噶尔丹,打算订立盟约,遭到噶尔丹拒绝。噶尔丹不但不来,连派去的使臣也被杀害。同时噶尔丹还派人到漠南造谣煽动叛乱。康熙帝知噶尔丹毫无悔改之意,便出一计,密令科尔沁土谢图亲王等人,假装投降噶尔丹,承诺作为夹攻清军时的内应,以此诱噶尔丹出兵。康熙三十四年,噶尔丹果然亲率三万骑兵出征,结果被清军一举歼灭。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再次帅八旗劲旅出征。兵分三路,康熙帝自率中路军,往瀚海以北前进,三路军约期夹攻。途中有传言沙俄要助噶尔丹出兵,许多大臣惊慌,建议康熙停止进军,大学士伊桑阿等力主回师。只有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力主御敌。
康熙决定独排众议,坚持进击噶尔丹,并警告大臣们:“不肯奋勇前往擅自退后的人,朕必诛杀他。”
又说:“朕祭告天地宗庙出征,不见贼军而返,何以面对天下?而且大军撤退,则贼军尽锐往西路袭击,那西路军岂不灭亡?”
康熙一方面手绘阵图,指示方略,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去告诉噶尔丹,说康熙帝已经御驾亲征的消息。噶尔丹听到消息不敢置信,登山遥望,果然有御营黄幄龙纛,知道确实是康熙亲征,而且军容整齐浩大,顿时丧胆,当下拔营遁逃。
隔天清军赶到克鲁伦河时后,对岸已经不见噶尔丹的踪迹。康熙亲自率军追赶三天,也没追上,于是只好通知西路军大将费扬古,要他们在途中截击噶尔丹。噶尔丹带兵逃奔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与清西路军费扬古相遇,遭到埋伏,兵败。昭莫多一战,噶尔丹几乎全军覆没,被歼灭一万多人,最后噶尔丹只得引领数骑逃去,此后便一撅不振。
由于噶尔丹残虐好战,所以很多部众都背叛他。以致于他到处流窜,无安身之处。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决定第三次亲征,给予残存的噶尔丹势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之最强学生
九狱神王
公公有喜了
我崇祯有一群祖宗撑腰
至尊龙帅
二嫁清冷首辅后,偏执帝王后悔了!
最强山贼系统
带个假系统到斗破
打工在仙界
邪帝的毒兽狂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