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章 百无一用(2/2)

把手机关机,一并放入了包里。合上拉链,扣上密码锁,张超把包塞进了**下。除了**下,他暂时也没其它地方塞了,好在老爹一直没动过他的包,以后估计也不会去翻。老爹还没有回来,闲的无事的张超开始打量起家里的这个**来。简单的木头**榻,没有像样的被褥,好久没有住人,因此还带着股子湿潮的霉味。虽然长安冬天不比江南的湿冷,是干冷,可晚上只垫着干草盖子薄被子还是太冷啊。必须盘火炕。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火炕绝不陌生,也许那些都市里的九零后零零后们已经不清楚这些了,但张超是很清楚的。垒一个火炕并不难,烧炕也废不了太多的柴火。窖洞不算大,但在里面盘个火炕还是足够的。张超以前小时候家里就有炕,对于垒炕他也见过很多次,熟悉的很。他甚至都不需要 画图什么的,脑子里马上就有了一副结构图了。垒火炕也要不了什么钱,和些黄泥打土砖,晒干后就能用了。有了土砖他自己都能垒炕,垒炕加垒烟囱都不难,炕垒好了再编个炕席就好了。都不需要 灶台和火炕相连,直接在火炕下留着灶口就行,就是那个烟囱麻烦点,得修在屋外地上,还起码得修四米高。土砖也比较费时费力。老爹哼着小调提着半口袋粮食回来。“柯五家里取了半口袋谷子,另外还称了两斤白面,今早我们吃不托。”张超对不托是什么有些搞不清楚,但看老爹开始和面揉面,便也猜出估计是面食。陕西人爱面食,就算是在唐朝,也一样是面食为主。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机制面条,普通百姓其实面也吃的少,更别说面条。吃白面,那都是极难得的豪奢一回。而且要吃面,全得手工制作,自己和面揉面然后自己擀面切面。老爹手艺不错,动气一气哈成,白白的面粉最后擀成了一张薄面皮,然后用菜刀切成一条一条的。“晓得烧火不?”老爹笑问。“晓得。”张超坐到炕前开始烧火,可等他坐下后,却发现 不知道 从哪开始了。手里扯了一把麦杆,可是该拿什么点着?打火机?火柴?他自己倒是有个打火机,还是个金属的,好用还好看 。可是大唐的百姓该用什么引火?“火石在那里。”老爹眼睛一直关注着这里,适时的为他指点迷津。张超伸手在墙上的一个小洞里摸出两块石头。火石,这就是百姓们的引火之物。看到这两块石头,张超倒是马上知道 怎么用了。可当他开始敲打起来后,却发现 事实并不容易,敲打了十几下,火星不时溅起,可就是引不着。“柴火可能有些潮,我来。”老爹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接过火镰,啪啪啪几下,火星溅上柴火,然后一团火苗亮起,老爹开始鼓起腮帮子吹火助燃,火苗越燃越大。火终于烧起来了。张超连忙抓起麦杆往灶膛里加,可没两下,一阵烟滚出,接着火居然灭了。张超对着灶膛鼓起腮帮子猛吹,结果那烟熏的他泪都下来了,可火就是不着。最后还是老爹再次出手,拿起火钳挑了几下,再吹了几下,火呼拉又烧起来了。“火刚开始烧时,要慢点,别加太多柴火。”张超有些郁闷的坐在那里,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穿越者,居然连个火也烧不好。他对自己说,这不能怪我,实在是这个灶不好。我小时也烧过灶膛,但比这好烧多了。这灶实在难烧。这个时候他才有功夫仔细的来打量这个灶膛,张超发现 ,这灶膛确实不行。张超家里以前的灶都比这好烧,后来他长大后,还又推行了一种节柴灶更好烧,而且还省柴,效率更高。看来不光要垒个火炕,连这个灶也要改造一下啊。“老爹,这个灶不太好烧,我知道 有种灶更省柴,还更好烧,要不,我们把家里的灶改一下?”~亲,你可以在网上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1...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