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当如仲谋、大军封赏(2/3)

庆祝此次西征。”

“多谢大哥!”赵匡胤忽然调换称呼,改成以前的称呼了。

“这就对了,还是大哥爽快!”郭荣喜欢他手下的叫他昔日的称谓。

大军陆续到达京城,郭荣先让他们休息一天,等几日商议好了之后,再论功行赏。

赵德昭和赵匡胤回了赵府,此刻赵弘殷见到自己的儿子回来了,望见他更加黑黝黝了,就笑道:“胤儿回来了,这次让昭儿那个小子再破费一下,今晚去酒楼庆祝一下。”

“爷爷,你啊!”

“好啊,爹爹。”赵德昭爽快地答应了。

这时候苗训知道赵匡胤回来了,就赶紧去见赵匡胤,在厅内正好见到赵家两父子在絮叨。

赵匡胤一见到苗训,就说道:“广义,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苗训哈哈大笑,道:“元朗兄别来无恙,我叨扰府上很长时间了,今日终于见到元朗兄了。”

“哈哈,晚上,广义一起去小儿的酒楼吃食去。”赵德昭高兴地说道,然后拍了拍苗训的肩膀。

“好。”

晚上一家人去了城南广味楼,上了饭桌。

赵家人就问了赵匡胤许多问题,然后杜氏很高兴自己生了这个儿子,如今夫君和儿子都身居高位,儿子西北归来后估计又要升官了。杜氏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不满足的还是自己年幼的儿子和孙子了。

何况,天子家和赵家的关系也不错,起码他们赵家以后几十年绝对是大周的名家。

今日真是喜事啊,赵弘殷笑得跟盛开的菊花似的,几杯下肚,赵弘殷就扯起了朝廷的大计划。

赵弘殷卖弄道,事实上这些都是当时苗训给他透露过的,“胤儿啊,爹我觉得下一步,我大周应该攻去淮南。”

赵德昭听着这句话非常赞同,他拍着马屁,说道:“爷爷不愧是有谋有略的军事家。”

赵弘殷道:“岂敢岂敢啊,我这都是广义告诉我的。”

苗训道:“叔父取笑广义了,我那是拙见,我相信小郎君也有如此的见地的。”

苗训忽然间把话题抛给了赵德昭,他这是有意要考察一下赵德昭。而赵德昭自然都是知道的,他把《平边策》又说道了一遍。

听了他爷爷和苗训的谈论,赵德昭突然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又缓缓的说道:“此刻周国已经收回四州之地,然当今天子雄才大略,他是不会坐视天下干戈战火之中,刚刚即位就北上迎敌,圣明无比,远胜唐亡后的其他帝王,欲统一天下。统一天下,望闻问切,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大周要首先解决自己的威胁,大周位于中原腹地,北有辽国虎视眈眈,西南有蜀国,南边有唐国这三大国家,而周围又有小国林立,受着南北夹击的威胁。而国内节度使骄横跋扈,今年陛下就采取了许多措施,收回藩镇的任免权,集权于中央。”网游之菜鸟天王

赵德昭顿了顿,喝了一口茶,见到面前的各位都是一副表情,赵弘殷父子二人、苗训,以及其他赵家人此刻都没有说话,目瞪口呆地听着,而赵弘殷父子和苗训则是点了点头。

随即他继续,缓缓地说道:“高平之大捷后,汉国势力大减、辽国内乱,两国暂时不会南下,而蜀国此番四州之地皆已回归大周,而观蜀帝孟昶此人,即位之初,尚且励精图治,可是蜀中几十载未曾遭受战火,而孟昶此人认为蜀地已经安宁,就过起了安稳的日子。如今西北一战之后,蜀国丧土,实力大减,蜀国暂时也不会北上。而纵观南方,唐国实力尚在,仍旧是一劲敌,唐国占据江南富庶之地,昔年曾经灭亡楚闽,但百姓富足,实力尚在。”

那边赵匡胤父子似乎在沉思,苗训则哈哈大笑:“小兄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确实不错,将来必定是个人中龙凤。”

赵德昭面色微微一红,不好意思道:“苗先生谬赞了!我们大周若是攻下江南之地,夺得了江南的产粮地段,届时就能一统天下。战争,靠的不仅仅是军队,更多是是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而淮南,鱼米之乡也。江南之地物阜民丰,若此番攻取唐国江北十四州,则大事可期,国库充盈,百姓归心,天下可一。”

面前之人皆叹道,面前之人还是个六岁稚子么,无况于妖孽乎?

不过赵家人已经见怪不怪了,赵匡义和赵匡美、月娘他们,还有苗训则是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苗训拍着手掌,道:“贫道观小郎君,元朗兄,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孙当如赵德昭。魏武在世,武侯再生,恐怕都不是赵德昭的对手啊!”

赵弘殷听到苗训的夸赞,谦虚道:“先生也太抬举我家昭儿了,他现在还是一个孩子。”

赵家人都为赵德昭而自豪,而赵德昭之事勉强一笑,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更加长久之事情。

晚宴之后,一行人都回了赵府。

当夜苗训夜观天象,发现紫薇帝星已经位于开封上空,看来师傅预测的不错,就让我苗广义辅佐明君父子吧。

_____________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