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百八十二章 官印(3/3)

不大清楚。

“我去清理一下。”

听陈江华这么说,张楠把印章递给他,“有工具?”

“有个镊子、牙签的就行,小工具包我带着。”

说完就走,这研究员就是敬业,到哪都带着自个的吃饭家伙。

清理铜锈是个细活,张楠也不去打扰,还呆在阳光甲板看着。

时间不长,也就半个多小时,陈江华就出来了,看着表情应该心情不错。

张楠接过印章一看:他并没有把所有绿锈去掉,而是将文字线条都清理了出来,还没有伤到印章材质本体。

练过的!

印台钮右侧刻镌刻着:“东路蒙古侍卫亲军百户印”;钮左侧刻“中书礼部造”、“至正二年四月日”。

百户、千户,一看这个,张楠脑子里就蹦出小说里“杨过、小龙女襄阳城前大战蒙古大军,投掷长矛戳翻一个个百户、千户,掌毙一名花白胡须万户”的情景描写,还有少不了“锦衣卫们”出来亮个像。

一边的关兴权大概知道什么是百户,但也不是特别了解,还不了解蒙古军职、官职,顺便问问陈江华这个专家。

“百户,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代基本沿用金代官员体系,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千户又隶属于万户,受千户管辖。

驻守各地的百户,设百户所,分隶于各千户所。

元朝时候的百户所有两等,上所设蒙、汉百户各1员,俱作从六品银牌,下所设百户1员,从七品银牌……”

好吧,关兴权举一反三:原来一个“被杨过砍瓜切菜一般干掉的蒙古千户”,用的都是素面金牌。

金牌,“真他娘不值钱”!

侍卫亲军一听就是“御林军”,不过听陈江华的话,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元朝的侍卫亲军组建于中统元年,是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禁军制度组建的中央军队。

元朝第一个卫军组织称武卫军,兵员三万人左右,忽必烈至元元年改名为侍卫亲军,分左右两翼。

后来侍卫亲军的编制不断变化,规牟是越来越大,士兵民族成分从单一的蒙古人,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他不说,单单色目人组成的侍卫亲军就分成了唐乩,钦察卫,贵赤卫,西域卫,康里卫,左右阿速卫,隆镇卫,龙翊卫,斡罗思卫,威武阿速卫……

至少几十个!

加上侍卫亲军里汉人组成的那些卫,蒙古人本身的那些卫和各种机构,数量多到陈江华都搞不大明白,除非回去翻资料。

张楠也顺耳朵听了听,后说道:“现在至少能够确定,那艘船上至少有一个带素面金牌的千户以上级别官员,还有个百户。

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点带字的东西。”

话一说完,又有潜水员上来:他们发现了整整两箱的银币!

先送上来的几枚一看:都是“至正通宝”的银钱。

这还没完,又有消息传上来:发现金锭和银锭,不多,就十几个,每个最多两公斤。

这才正筹,“…一艘远航的海船,就那么点铜钱哪够,就算货物值大钱,也得带点现金防防身是吧。”

这话是张楠说的,之前打捞的“黑石号”就很奇怪:船上发现的“现金”只有126枚铜钱。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