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一女引血案(1/2)
李正元有一种预感,要是他真听了岳赋接下来的解释,游思柔是肯定杀不了。网
但岳赋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正元又忍不住不听……危及大明万世基业,真的有那么严重吗?还是那臭小子,为了救自己的女人,危言耸听?
踟蹰良久,纠结一番,李正元一咬牙,言简意赅地说了一个字,道:“说!”
“法典之重,当重于古伦山!”岳赋一本正经,神情自若,半点也不像是在胡说命,仁君宋天宗,福佑富宋数百年繁华,最终逃不过灰飞烟灭,那誉为天上神京的国都,早已化作历史的尘埃。”(皆虚构,无需对号入座)
这些事情,李正元自然懂得,更是一个一直困扰着他的问题,始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甚至连希望都看不到。
他何尝没想过,若是后代子孙中出了不俏之人,要败坏了他打下来的大明江山,那该如何防止劫难生。
创业难,守业更难,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数千年来,多少雄才伟略的君王,始终不得解法。
他不过是个泥腿子皇帝,哪能真敢奢望大明能够千秋万载?正因为如此,他对于儿子的教育,对于孙子的管教,才如此严格。
好比,李正元觉得李建文太过娇生惯养,便让李永乐带着李建文游历大明千里江山,一路上风餐露宿,以此磨砺孙子的心性。
他这个开国皇帝,已经了尽一切努力,若大明真有一日亡国灭种,他也只能感叹天意难违!
听了岳赋这一番话,李正元已经没有想要怒了,他陷入了深思之中……除了岳赋,根本没有其他的臣子,敢说这样的话,敢与他探讨这个问题,那些人,只会说大明千秋万载,却不会说,如何才能让大明真的千秋万载。
岳赋见李正元慎慎地想着事情,遂打铁趁热,继续说道:“陛下无论如何也要治游思柔的罪,不惜更改法典刑罚,给游安华夷三族的刑罚多加一等,改为夷四族,微臣不敢揣摩圣意,亦知道陛下有陛下的道理,只是,此例一开,实在是祸留子孙,后患无穷!”
听到‘祸留子孙,后患无穷’,李正元震撼不止……他竟然浑身抖!
“陛下命人印刷《明大诰》、《刑法志》分全国,是要让天下黎民,朝廷百官遵纪守法,但是,若是那白纸黑字的法典,随便就因为一句话而改变,陛下您试想想,那不就是一堆废纸,一堆垃圾吗?
法律不是不能改,无论是世道变迁、时移世易、因地制宜、修补漏洞,都可以成为修改法律的理由,但该经过相关官员与陛下的缜密讨论,详细商议。
因一个人的喜恶,或者一个突奇想的念头想法,这绝对不是理由之一。
陛下是英明,这样做或许不会有问题,可是,太子殿下呢?他生性心慈仁厚,说不定将来会有一天,一时心软,更改法典,放过了某些奸妄,酿成大祸。
又或许有一天,陛下的后代中出了废物,沉迷酒色,对奸妄谗臣言听计从,若有此例,那些奸臣岂不是为所欲为?正直良臣谏言,那奸臣岂不是可以修改律法,私设刑狱,谋害忠良?”
岳赋并非全然胡说化程度高一点的人,都能说出类似的话,更何况是他这种喜欢在网上指点江山的宅男。
那一番话,岳赋为了避免触怒李正元,言辞相当隐晦,但仔细想想,却是从根本上否定皇权至上。
若不是他豁出了老命,非救游思柔不可,他是绝对不会说这种话,更不会当着皇帝的面前说这种话。
想到这里,岳赋惊恐地看着李正元,一瞬间浑身冷汗。
“看来你明白过来了,才子就是才子,果然聪明。”李正元笑着说道,脸上的笑容愈地诡异,继续说道:“若不是游安华把女儿嫁给了文若海,岳赋你就不会揭露弊案。
后来你大义凛然地带人围堵龙卫镇抚司,还举起‘诛奸妄,清君侧’的大旗,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报夺妻之仇。
闹出如此轩然大波,把大明朝廷弄得天翻地覆,不过是为了一个女子。冲冠一怒为红颜,岳才子啊岳才子,真让朕感动啊,哈哈哈……”
李正元惨笑一阵,又道:“方才那一番话,倘若不是为了救游思柔,你一辈子都不会跟朕说,为了大明千秋万载?哈哈,你心里根本没有大明,也没有朕这天子,你心里,只有一个女子罢了!”
文若海听此言,忍不住稍稍抬头,偷偷瞟了岳赋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地冷笑了一下。因为众多大臣都是匍匐在地一动不动,他这个细微的小动作,特别显眼,李正元看在眼里。
“文若海,你破案神,朕还以为洛襄教出了一个好徒弟,朝廷多了一个干练能臣,哼!只怕你早就把案件的所有细节暗中查探清楚。
游安华突然悔婚,把女儿转嫁给你,皆因为你以此要挟他,对吧?又是为了那个游思柔……让我朝大举的状元榜眼如此趋之若鹜,看来,她真是绝代佳人,不愧是圣人血脉,果然不同凡响!”
李正元又是一阵惨笑,虚指着岳赋与文若海二人,叱骂道:“你们,真是朕的好臣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歌呗今天出道了吗
大航海:草帽船上的鉴宝师
我的心里有只鬼
攻略世界要死一千次
少年神探事件簿
这个路人过于冷静
魔坟
开局名刀司命横推万界
诱欢,总裁情人太销魂
重生之老公养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