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刘夫人(1/2)

刘夫人对瞿邪,敬佩有之,感恩有之,同亦有之。还未开口,她不顾瞿邪的劝阻,重重地在地面扣了个头,“皇贵妃对蜀地和谆儿的呵护之,贱妾此生无以为报,但求皇贵妃能受词礼,贱妾心中方才能好受些!”

皇子一经成年,立即划给封地,目的是为了b免手足为了皇位自相残杀,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可太后还政于帝,昊帝掌权三年,先后决了四位藩王,可见其削藩的决心,隐有要撤去分封藩王一例。

刘氏整日为此操心不已,才求瞿邪想办法保住蜀地和墨谆,只是她没想到事会发展到今时今日这地步,皇上竟然迎娶瞿邪为皇贵妃。

瞿邪待她叩下三个响头,方才扶了她起来,“气了,如今大家安然,便是最好的结果。”

刘氏坐下后,才细细打量瞿邪,瞧着她比起在蜀地时,面更加神,心中暗想。她在蜀地要打理那么多政务,人也憔悴了不少,入了宫反而是神起来,想必是未曾劳心的缘故。

因此,心中的愧疚便少了一丝。

“如何来了殷都,谆儿可也来了,眼下何?蜀地可还好?”瞿邪语调飞快,有些急切地想要知道他们的状况。

入宫这些日子,她刻意忽略蜀地的消息,生怕得知他们有一丝一毫的不好,但又免不了心中记挂。此刻见着故人,激动之难以抑制。

沁儿上了茶来,闻言笑道:“小可真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一下子问这么多问题,刘夫人如何作答?”

刘氏年纪不过三十,为了给人沉稳可靠的感觉,平素穿着皆以暗淡之为主,今儿入宫着深蓝地的命服,妆容也稍显老气。

闻言笑道:“都好,大家都好,谆儿正在同皇上说话,皇上特意恩准妾身来陪陪皇贵妃。”

“那便好。”瞿邪连连应了两声,又问道:“此番前来殷都为了何事?”

刘氏停顿片刻,便道:“听闻皇贵妃在宫中遭,妾身与蜀王皆不放心,他执意要来看看……”

“胡闹!”瞿邪闻言蹙眉,语重心长道:“谆儿糊涂,也由着他不成,藩王私自离开封地来都,可是重罪,眼下朝里朝外都在死死盯着蜀地,他不安分守己也有罢了,竟然还给人这么大的辫子抓!”

刘氏面上有愧,瞿邪随即一想,谆儿也是为了自己好,缓和了神,道:“虽然皇上应承不会动蜀地,但若朝中压力过大,他也无可奈何,这就需要谆儿自己努力,皇上力保蜀地的同时,也需要蜀地给他支持才行!”

“妾身都明了,只是谆儿子你是知道的,他一向最爱粘着你,又只听你的话。若是旁人出事妾身还能劝一劝,可皇贵妃娘娘若出事,莫说妾身没有办法阻拦,就是能阻拦的,也不敢去拦。”

听到这里,瞿邪心沉静,墨谆重这点,她是清楚的,正因为清楚,才更加担心。当年在蜀地时便太纵着他了,导致他十分依赖自己,如今自己陡然离开,想必给他的打击也不小。

“罢了,好在皇上并非多疑的人,想来不会因为此事迁怒蜀地。”瞿邪一改神,话锋一转,问道:“刘,如今见了你,我少不得有个问题想问你。”

“妾身还有什么话,是不能同娘娘说的?”

虽然时隔多年,但瞿邪还是没办法轻易地去想墨琏的事,默了许久之后,待心彻底平静下来,才问道:“琏哥哥但真是病逝的吗?”

虽然她已经努力平复心,可声音中,仍旧有轻微的颤抖。

“娘娘何以有此问?”墨琏王爷病逝一事,这么多年来无人质疑,为何皇贵妃却在这个时候提起,是不是她听说了什么?

刘夫人疑着,但见瞿邪一脸正,便知道她并非是因为太过恋而一时兴起,便道:“王爷自小便带有疾,太医曾断言他活不过十岁,能撑到那时才去,已经是上天垂怜了。”

此事瞿邪是清楚的,因此当琏哥哥死时,她丝毫都没有怀疑过。

“三年前殷都有人为琏哥哥敲响登闻鼓一事,刘知晓吗?”她再次问道。

刘夫人仔细想了想,“妾身不记得有此事。”

瞿邪垂首饮了一口茶,看来此事着实是蹊跷了,三年前殷都的事,若非秦贵人说谎,便是有人将此事可以给瞒下去了。

登闻鼓一敲,惊动天听,隐瞒此事的人是谁?三年前掌权的还是墨太后,会是她?亦或是墨家,还是公孙一族?

亦或者,是墨珏?

见她低头沉,刘氏便静静坐在一旁不语。

久之后,瞿邪抬首,将茶杯搁下,让沁儿取来祥嫔留下的白绫,又将前头那些事一一说来,听得刘夫人也是惊诧不已。

“此事放在心底,若想起什么,便书信告知于我。千万不要让谆儿知道。”语毕,瞿邪细细叮嘱,原本她是不打算将此事告诉刘氏,但随后一想,刘氏当年便跟着琏哥哥,知道的肯定比自己多一些,说不定只是被她自己忘记了。

“娘娘……”刘氏想要提醒她,此事牵扯的是皇家,背后隐藏的势力肯定非同寻常,但话到嘴边,却无奈地噎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