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3章 与杨广在一起(1/2)

杨广听到唐国仁这四个字“开科选举”很是吃惊,又细听唐国仁讲解,说天下之人都有可能通过此举考试,为官为吏,公平合理,没有什么地位、身份之别,划一道线,是选拨人才的标准,通过这条线,朝廷就可以任命其官职,当官之后,再通过施政方针看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给老百姓带来的福利越大,就可以继续升官,反之就可以消除功名,削职为民。



唐国仁的这些话,在2016年的社会,只要是上过学的学生都知道,可对那个社会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杨广听得目瞪口呆,可也佩服的五体投地,特别是福利了等新鲜名词,更是不知所以然,还要唐国仁给讲解一番。一番谈话之后,杨广更是对唐国仁有了更高的认识,更认为这是自己以后当皇帝要重用的人才。



开科选举,那就是开科取士,通过科举制度的考试,选拨人才为朝廷所用,那就更增加了人才选举的渠道,还能通过这样,规避了世袭和家族力量的增加,为朝廷的安定带来好处,杨广是很聪明的人,等唐国仁讲解清楚,杨广心里也已经很明白了,知道开科选举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必定能开一朝盛世,在万千皇帝中留名那是一定的了。



杨广赞许的看着唐国仁说道:“我回去就禀告父皇,让父皇通过开科选举的方式选拨人才,必定能开创一代盛世。”



唐国仁今天的这番言论很平常,可世事易也,蓦然回首他才发现,隋炀帝杨广的开科选士竟然是自己给他说的,那心里很自然的有了一种自豪感。可他也清楚,开科选士是在隋炀帝时期开始的,隋文帝根本就没有开始实行,难道隋炀帝就不贪图这历史的虚名,要把这一功绩让给他的父皇杨坚?



唐国仁没有回答,紧随着杨广奔向山顶走去。



二人来到邙山,观大兴城风景,杨广说道:“看这景象,莫非龙门在此?为何古代帝皇不建都于此?”



唐国仁说道:“古代的人,不是不知道,是没有强大的国力后盾,没有有勇气的帝皇开创盛举,只是墨守成规,以待陛下。”、



唐国仁这马屁拍的杨广很是受用,心想我登基之后,必定在此修建宫殿,定都在此,其宫北据邙山,南直伊阙之口,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东去故城一十八里。隋炀帝登基之后果然没忘今日之言,遂命宇文化及的家族的宇文恺着手办理此事,宫室台殿,皆宇文恺所创也。恺巧思绝伦,因此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 由于水陆交通方便,自隋代至北宋,一直作为陪都,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和交通的中心。



这些事情唐国仁并不清楚,他只知道大的历史方向,这些小的细节微末,靠一个人的脑袋怎么能记得这么清楚。



他明白今天陪隋炀帝杨广出来那也是收获颇丰,对隋炀帝的认识也更为深刻,知道隋炀帝是一位有远见有能力的皇帝。



唐国仁眼见天色已晚,便说道:“太子殿下,天色已晚,我们还是快些赶回城里吧。”



哪料到隋炀帝今天兴致很高,和唐国仁的谈话也认识到了很多自己想不到的知识,便说道:“好,我们先下山,我见山下有一个酒肆,我们过去喝几杯。”



隋炀帝杨广的话,唐国仁哪敢不听,只好陪着杨广向山下奔去。唐国仁心想,杨广能成为皇帝并不是简单的了不起,自己都没有在意有没有酒肆,而隋炀帝杨广竟能发现这么细小的事件,可见成功并不是巧合。



二人在前,随行人员紧随其后,来到了这家酒肆,唐国仁一看很是简陋,但鲜有的农村气质却也别有一番景象,便说道:“老板,给收拾几个干净的桌子,上你们这里拿手的酒菜,我们要在这里小憩片刻。”



唐国仁他们安排酒菜,而杨广看着这里的美景,轻声念到:“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唐国仁一听,很是惊讶,这首诗写的如这风景很是配合,接近年关,有几只乌鸦正在枝头飞闹,看这简陋的小村庄,被一条清澈的小溪环绕,此时正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写的很合现在的意境,更证明了杨广并不是不学无术的昏君,而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敢做实事的帝皇。



杨广欣赏着美景,细细嚼味着自己的这首小作问唐国仁怎么样?唐国仁心底很是佩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王者好莱坞 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 九天之外 无限主角 冠盖路 史上最牛暴君 从追北大老婆开始 桃源仙村 诡舍 武侠之气运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