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燕京基地(1/3)
那个军官离开了,却把一个机灵的小兵留了下来。
这小兵人虽小,却很懂事。他的领导对姚远他们不冷不热,他却一点都不放肆,而是热情的跟姚远他们打了招呼,然后给姚远他们指引去基地的方向。
小兵叫程德,别人都叫他德子。这一路上,他没少给姚远讲述基地的情况与到了基地需要注意的各项事情。
燕京基地在西南方,不可谓不大。与燕京一般,基地也分要分环。基地一共有四环,有围墙或建筑物隔开。四环在燕京基地主要成了金钱、地位等的分割线。在最外面的一环,主要是基地中最“落魄”的那一类人居住,越向里,生活的环境与条件就越好。姚远认为,在这样的世界里,这样的地位划分倒是十分合适。有能力的人生活的好,没有能力的人自生自灭,符合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燕京基地主要由军方管理,光是兵力现在就达到了三万多人,而且还在扩大军队的数量。与丧尸对战,是需要大量的生命填充的!
基地的硬通货是黄金,这点基地并没有欺骗幸存者。只是粮食等各方面物资现在全部都吃紧,所以黄金的购买力就差了许多。十克黄金,只够买一个馒头,或者是一袋方便面!这大大的出乎姚远意料,他没想到黄金的购买力这么差。除了黄金,粮食也是一种货币,可以用粮食兑换武器等物!
再说说武器。基地已经实现了生产武器弹药的能力,在弹药方完全自给自足。由于弹药枪支目前来说足以供部队的需求,除此还能剩下很多,所以多余出来的就明里暗里出售给幸存者自己组织的车队,让他们出去寻找各种物资,同时也能够消灭丧尸。这种模式,减轻了军部很大的负担。
倒是基地的各种物资现在很吃紧,几十万人吃饭那得需要多大的量?
基地内的规矩不多,但是不能发生大规模的枪战。基地幸存者除了军部的战士,其他的人大致上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地的上层,他们住在最内侧的一环二环,衣食无忧。据说,那里的生活就好像末世前一般,在现在算是天堂生活了!
第二个个部分是基地的建设与各个部门需要的劳动力,他们的待遇比较好,吃的也好一些。
第三个部分就是私下组成的外出探险车队,基地的很多物资都是他们从外面搜集回来的。这些人从来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生死无常,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但是只要是还活着的,生活的都不错。他们每次收获,需要向基地上缴一定的“税”,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了。现在已经渐渐的组成了几个大规模的车队,是基地内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最后的一类人,不是好吃懒做就是老弱病残,靠着基地每天下发的一丁点儿救济食物过活,凄惨无比!他们都住在四环。
这些就是姚远从程德那里得来的一些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姚远可以深切体会到,末世的人,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能力甚至胆量都没有,就会过得很凄惨!
想到自己要是还只是个普通人,也不会比住在最外环的那些人强到哪去,心里不由得抽搐了两下。
基地的外围已经能够看得见了。当姚远等人见到所谓的四环后,不禁面面相觑。四环,连个围墙什么的都没有,一顶顶破帐篷,五花十色。一个个衣衫褴褛的人,面黄肌瘦。他们不仅仅是要挨饿,更有着生活中无数的细琐痛苦折磨着他们的肉体和精神!
很难想象,才两个月左右,世界就由繁华变得如此苍凉残破,人类凋零至此,这才是大悲大伤!
现在才是两个月,等到半年,一年,十多年后呢?人类要凋零到什么地步?世界会荒凉到什么地步?丧尸又会进化到什么地步?
车队一进基地,便有持枪战士走来。在它们身后,还有一个个穿着工作服的人,上前交涉。
姚远从程德那里得知,每个来基地的人都需要交纳一定的“税”,相当于关税,你有足够的物资或者黄金可上缴,便可以进入到三环内居住。三环有低矮的围墙,起码有一道安全屏障。如果没有或者不够,那么就必须住在四环了。
当然,如果有更多的东西上缴,甚至可以住进二环内。至于一环,那不是普通人可以住进去的地方!
四环面积最大,没有围墙等防御工事,可以无限扩张,想住多少人就住多少人。虽然没有防御工事,但周边的大部分丧尸都被清理掉了,偶尔也会有一两个丧尸骚扰!
三环相对来说也很大,可以住得下不少人,大多数战士就住在那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