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忏悔(一)(1/3)

且说敬民重在精神因素方面的调节,便陪振保游了多处华山奇险之胜景。从“太华极顶”下去,就到了西峰,此山状若莲花,故称莲花峰。然后与振保一起到西峰最高处摘星石游览。

接下来走金锁关,过苍龙岭,下天梯。一路下山来。

到了华山脚下,眼前景物又是一新。在振保看来,山上是绝俗世界,应是闲云野鹤,出尘之士所居,而山下却是世俗人寰,虽说寒冬岁末,少有游人,但仍然弥漫蒸腾人间烟火,不绝红尘生意。

于是他的一颗心,也苏活暖和了起来。

敬民从振保的面部表情,已略有所感。便比划着问道:“这山下人家店铺却也暖人心意。仁兄要不要就在下面逗留一夜,待明日……”

“待明日又如何?”

“明日白日自然得到峰顶再修炼,到晚上,就可以驭风飞行,返归海州了!”

“敬哥的意思是今晚宿此,明早再登华山!然后……”

敬民微笑点头,比划着,正是此意!

原来敬民发现振保不耐山人那种独居寒舍的清苦,再经毒瘾反复折磨,已经跟先前在海州家中的模样有了不同。所以敬民也想让他吃吃好一些,睡睡好一些。

然后欢欢喜喜逛了一阵,看到一家饭店,抬头看那招牌,饭店上头,则高高标着宾馆。

振保不想走了。

敬民明白,当即就拍了一下振保,比划说:“进去喝一杯!”

“先饱餐一顿再说!”振保说。

敬民哈哈大笑,比划说,“好的!不过仁兄且悠着点,可别饥不择食呢!”

当下就进了店来,里头的楼梯口处,也写着二三楼住宿。敬民看了点头。

由敬民点菜。这里终究离渭州太平镇不甚远,所以饮食习惯还较接近。而与海州离得就远了,西北与东南,饮食习惯差异甚大。尽管振保也是西北人,但长期在南方,也就更习惯了南方饮食。

其实敬民也是这样,他也是更习惯江福的饮食,喜欢那种清淡,不很习惯眼前这种偏于厚重肥腻风格的菜肴。

不过还真是饥不择食,振保对眼前的食物都是眼睛发亮,未等正式开饭,振保就已经先动手了,夹了一块猪蹄膀,就大嚼起来。敬民笑着,也夹了一朵香菇吃着,比划着要不要喝酒。

“好!到华山来,岂能不饮酒!”

振保的略有几分狂野,让敬民又一次地警惕地注视他。敬民真的还是对他不减担心。

敬民定下了神,没有察觉到他的危险因素。

店家拿过来两瓶长城白。

敬民给振保的面前杯斟满了酒,然后再给自己倒酒。“来,振保兄!为咱们的华山聚会,干了!”他比划道。

“好,敬哥!为咱们的华山聚会,干了!”振保呼应说,他对敬民的手语心领神会。

一连干了三杯,又一连斟了三杯。

振保的脸已经开始泛红。他的话开始多了起来。所以很快地,话本来就不多的敬民,就成了他的忠实的听众了。

也不知怎么的,振保开始谈到了音乐。

先是从影星歌星的一些生活轶闻谈起,谈到偷拍,谈到隐私,谈到他们也不容易。然后就说到什么歌什么歌好听,敬民也比划说自己平时爱听什么歌,以为谁谁谁唱得更有韵味。敬民这么一说,就更逗得振保大开话匣儿,眉飞色舞地畅谈音乐了。

振保笑着说看不出敬哥还有些这方面的天赋哪!

得意之余他就更多说了自己。

他说自己从小就爱唱歌,在小学时代,差不多就算得上一位小歌手。初中快毕业的时候,在一次校文艺晚会,由于自己演唱刘德华的《天意》而引起轰动。后来就有一个音乐老师特别关心他,无偿地教他专业的音乐知识,教他更好地唱歌。

他说当时帮助自己的人不少,读大三那年,有一个好心人给他介绍了王姐,后来才知道王姐是个音乐经纪人。她很欣赏他,认为他有天赋,对音乐的节奏特别敏感,把握得很好,而且音色迷人,颇有情韵。

然后她就开始包装他。

大学毕业后他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他的以海戈为艺名的歌却开始走红,《江湖情歌》一下子走俏,那时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