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正月十五(1/3)
阿碧前世倒是学过柳体楷书,这会倒不陌生。但是东晴天偏偏要她学颜体小楷,说女孩子写起这个好看,还扔给她一本红描唐诗,让她每天写五篇。
阿碧恨得牙痒痒,常常让他去找那柳体红描来。
东晴天偏偏就是说找不来。
阿碧说要学东坡体。
东晴天对她好一阵打量,直看得她两眼发晕,才幽幽地告诉她:“这会还没东坡体。如果你想出人头地,倒不妨出去说说你说了解的宋朝,保管明天就有人接你去京都,直接去见那个皇帝。”
阿碧打了一个哆嗦,做人要低调,自那后再不敢乱说。
且料,阿碧和东晴天两人天生是死对头一般,每天学习,就每天吵闹,边吵还边闹,闹到了后来常常阿碧说不过东晴天而让步,两人边闹边笑边学习,有时候莲娘忍不住过去阻止,却被东晴天一句快乐学习法塞了回来。不料那刻甚至连阿碧也支持他。
莲娘无可奈何地任由他们去了。
其实阿碧也没什么想法,只觉得宁可跟着东晴天热热闹闹地学,也不想跟着莲娘安安静静地学。更何况她发现莲娘那种与生俱来的安静有时候让人有些压抑,尽管每次学弹琴的时候,莲娘总会坐一旁指点,但是她觉得东晴天跟在一旁教习,自己还时不时跟他拌几句嘴,学琴便不再那么枯燥。
莲娘初时还说说,什么学琴要静心,心不静那来意境,没意境哪里能学好呢。但是两人都不听她的,只管闹着笑着,反倒是阿碧学起来蛮快,只不过琴声中多了不少烦躁和快乐罢了。
想想自己学琴那会,又有几分能坐得住呢。若不是那会跟着秦云、孟回、月娘、姒娘几人,她又存心想在秦云面前表现,要不然估计她也学不了那么好。更重要的是,到了后来,她一片孤寂都托付了这古琴,专心研习起来。
念到这里,莲娘也便不再去刻意约束阿碧了。
阿碧自从开始学习以来,时间倒过的特别快。不知不觉中,已是正月十五。
一大早东晴天便拉着阿碧做起了竹灯笼。
只见东晴天坐在小凳子上,围着一个小火炉,将削好的薄竹片渗在水里,泡上半个时辰后,再一一捞起来放在一旁,半干的时候在小火炉一片一片细细的弯成预想中的样子,慢慢烤着。
阿碧含笑站在一旁看着他在哪里摆弄,心里暗暗纳闷,看他那性格也不是会做这些细致的活的,什么时候居然对这个上心了。
“小时上课时教做的。记得家里那时候最热闹的便是十五看花灯。满街霓虹闪烁、璀璨辉煌,亮着各式花灯,照亮了半边天。那满大街的人山人海,看不到尽头……”东晴天一说起这个来,便笑得弯了眼。笑眼里藏着丝丝怀恋和寂寞。
东晴天没说下去,但是阿碧却明白他说得是前世里的灯会。当下也抱着膝盖,怔怔地望着小火炉,她并无兄弟姐妹,不知道这会老爹老妈急成了什么样。这个年过得不知道好不好。
阿碧想到这,忍不住眼泪汪汪起来。
忽然听见旁边东晴天哈哈大笑起来:“看我,跟你说这些。那都是成都府的花灯。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看,那府南河边的灯会,保管你流连忘返。还是不说这个,你看我这个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那个的样子。”说着,指着旁边地上放着的一个小小椭圆形的灯笼。
阿碧顺着他的手望过去,再看看他手里的竹条,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他绑成了一个椭圆形,初具灯笼形状。
“呀。你真厉害。”阿碧接过来翻来覆去看。
“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我是谁。”东晴天乐得呵呵得意笑起来:“你去那边桌上,将我裁好的纸拿过来,比划比划。如果大小合适的话,你试试在上面画点花啊什么的,题个词也可以。”
“题词?高难度。”阿碧嘟囔着,依然走了过去,果然见桌上早就裁好了不少各种形状的纸,而且纸上很多都已经画好了画,只等糊在灯笼上了。
“骗我。小气鬼。”阿碧瞥了一眼在旁边暗暗发笑的东晴天,拿起一张形状差不多的画走到他身边比划了一番,感觉差不多,便取过浆糊自己糊起来。
糊好后,再在炉子边翻烤一阵,倒还真做好了一个灯笼。
“天啦。我居然也会做灯笼。”阿碧看着眼前这个画着一支红梅的椭圆形小灯笼,惊叹起来,兴致高昂起来,也挑了几根竹片学着东晴天烤了起来。
不料,不知是阿碧技术不过关,还是耐心不够,烤了好几片竹片,放在一起时,却怎么也绑不成一个圆形,不是长一点,就是短一点。
阿碧泄气地扔了一旁。
东晴天忍不住取笑道:“这个是技术活。妹妹。所以你去坐糊灯笼的事吧。这个叫分工合作。”
“去!”阿碧虽然不服气,仍然拿起东晴天刚做好的另外一个灯笼,蹲在他身边糊起来。
两人如此打笑着,一上午竟然也做了十来个这样的小灯笼,满满地摆了一地。
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只见莲娘出现在两人面前,随着她进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中案
穿成恶毒女配,我陪大佬东山再起
什么叫游走型中单啊
错嫁少奶奶
光之隐曜
鬼见我都觉得刺激
林辰赵无极
女儿身败露,引帝疯狂:独宠狐妃
都市极品天王
大器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