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0节 血战CD(1/2)

大汉开元元年十月二十三日,申时初刻。

蒙古军精锐重兵借助战奴部队于成都东门之下搭起浮桥二十余座,拖着沉重的步伐,开始向浮桥冲去。

由于宋制的步人甲完全是又皮低缝缀铁制甲片而成,这种扎甲本身的自重就是极重,一套标准制式的步兵甲差不多相当于后世三十公斤的重量,再加上配套的头盔、盾牌、兵器的重量,差不多每人的装备都达到了四十五公斤也就是九十斤前后。穿着如此重的盔甲,防护力是强了,基本可以无视百步之外射来的任何箭矢,但移动起来却就和当年《七龙珠》里背乌龟壳练功的小悟空差不多一个样。

显然,蒙古人那是相当的喜爱这种铠甲,穿着这种步人甲骑马踹阵端是勇猛无敌,可是要他们下马步行,这便让他们吃到了苦头。只见这些精锐步军一开始骑着马来到阵前下马列阵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经过了差不多四个小时的日晒、长时间站立之后,这些家伙们已经多有疲态了。

于是呼,当蒙军阵前指挥达海绀卜下达总攻命令的时候,十分滑稽的一幕就出现在了成都城下。只见这些重装步兵手举着盾牌,踏着摇晃的步伐两个两个一组互相乘搀扶着步上了浮桥,由于浮桥并无桥基,因此在重压之下自然是要载沉载浮。可显然这些蒙军士兵并不全是深识水性之辈,只见这些士兵慌乱之下步履摇摆慌乱起来,样子看起来甚是滑稽。

“陛下,怎地不命军士攻击啊!”看着城下这幕,已被刘威任命为文昌殿行走(行政助理)的丁祁老先生甚是不解。自从那日和刘威同去探军营之后,刘威对这位甚通庶务的老先生很是赞赏,由于此老一没有正式的功名,二不曾经担任过正式的公职,并且还是总理大臣丁黼的叔父,要是给他安一个大官,就可能有点过了。于是就给他派了个文昌殿行走的闲职,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在刘威的屁股后面,记录点杂事、拟个文书什么的,也就权当他是个师爷。不过有一点却是刘威不知道的,那就是自从丁祁当了刘威的“尾巴”之后,罗三贯已经秘密的将记录帝王起居录的工作托付给了他,而后世许多对圣帝刘威和女皇秦艳颇有争议的皇家密件,多是出自这位老先生之手。

刘威哈哈一笑,笑道:“呵呵,秉生可知,这是蒙人给咱们送甲胄来了。”

“啊……”丁祁一听这话就愣了,人家这明明是大举攻城,生死存亡的关头,怎么成了蒙人送甲胄了?不过丁祁也算是人老成精的怪物,只是脑中一转就转过了弯来。想那蒙军兵临城下之时刘威就曾说过这是蒙人给送来了马匹,眼下虏自蒙人的近千匹战马经过大半月的调养,已然全数痊愈,且已装备了整整八百劳什子的“龙枪骑兵”。这陛下也是,好好的“背嵬骑军”不叫,非要叫那什么“龙枪骑兵”,“龙枪骑士”,要知那神龙在天是天上神物,在地代表人间帝王,怎地能随便拿来冠名军旅兵卒。

不过想来,自从刘威来到成都之后,这新鲜的名词就不曾断过,譬如将民勇编成是什么“预备役师”,又将捕快衙役编成什么“公安军”保卫“公众安全”,甚至就在城门楼后不过五里的地方,还有一个“战俘处理中心”。这“战俘”、“处理”、“中心”三词之意,丁祁自然是懂的,可前人却从未将这三个词汇联系在一起过,因此很是让人感到新鲜。

不一刻,就有四、五百名蒙军重装步兵踩着摇晃的浮桥突上了岸来,由于护城河的内岸距离城墙根儿还有近百步的距离,因此城墙上的民勇们按照计划持续不断的用抛射进行掩护射击,制造积极防御的假像。而由于狙击口的射击死角是距城根十五步(24米左右),并且现在就开射很可能会吓得敌人不敢继续进攻,因此神威弩手们此时自然是待命中。

果然,眼见着重装步兵过河之后并没有遭受到敌人毁灭性的打击,已经在城前建立起滩头阵地,阔端等人自是大喜过望。达海绀卜在命后军托落赤上前驱逐战奴过喝的同时,更是命令重装步兵扎稳脚跟,协助后队将剩余的浮桥全数架设起来,意图借助浮桥将攻城用的撞车和轒辒车运送过去。

后队托落赤接到命令之后自是迅速的行动起来,那些原本因为搭建浮桥而饱受箭雨洗礼,死伤惨重并且锐气依失的战奴们立时又遭了大难。那蒙古人赶起人来可不会跟你说什么道理,搞什么推推攘攘,你若是不走就只能落个一刀两断,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看着城下近万穿着甲胄,拿着兵器的战奴在同样穿着甲胄,拿着并且的蒙人驱赶着向城前杀来,刘威很是感叹。

城下宋人们,你们手上可是都拿着武器的啊!

为什么你们就不能用手中的兵器反抗这些杀害了你们同胞亲友的屠夫、烧毁你们家园、抢夺你们的女子财产的侵略者?

哪怕在反抗敌人的战斗中死去,也总死在自己人手中要强得多啊。

可感慨归是感慨,刘威心中的呐喊却是无人能听见的。

眼看着血战在既,作为刘威近臣和初交的张士元起身向刘威拜道:“陛下,箭石无眼,恐有殃及。陛下虽然是金身仙体,但此时却已是凡人之躯,还请陛下前往中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