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7节 木工车床(1/2)

记得很多年前,在刘威很小的时候,他曾经看过一个动画片,名字叫做《唐老鸭和米老鼠》!

当然《唐老鸭和米老鼠》和眼下刘威正在干的事情并不搭界,唯一有联系的是就刘威清晰的记得这个动画片里面一个和科教有关的专题短片。在影片里,两位动画明星从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开始讲起,什么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一直到最为原本的几何图形——圆形。

也正是唐老鸭和米老鼠告诉了刘威,人类文明最最伟大的发明,正是圆形——的轮子。

或者说,当某一物种学会了制造工具,并且能够发现几何图形和简单的物理定律,进而能够使用轮子,那么它便成功的进阶为智慧生物,比如说我们人类。

确实,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步,都是对轮子文化的一次超越和诠释,不论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还是工业化发展到及至的未来,轮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轮子文化的两个特殊表现就是轮锯和砂轮,可惜的是,这两样东西都是西方世界的文明,直到二十世纪初才传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轮锯诞生于公元前,砂轮的诞生紧跟其后。可拥有号称“四大发明”的中华上国,直至二十世纪除都还在唱着“拉大锯,扯大锯。”用一根长长的锯条来回的劳作。当西方人已经在用打磨成圆型的砂轮打磨兵器的时候,中国的铁匠却还蹲在地上,在已经成为月牙形的磨刀石上费力的研磨。

但现在,因为刘威的出现,已经比西方世界晚了一千五百年发现轮锯应用的中国,不会继续再沉默下去。

变速箱造好之后的刘威,第一个要下手的便是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技术进步的轮锯。当然,木质结构的变速箱只不过是个模型而已,在确定了模型的正确性之后,刘威就当着陶潜的面将变速箱拆成了一堆零件,并交代陶潜将每种零件都标上记号,牢记它们的位置,然后派他去工部的铁器作坊,以倒模法将这些木质零件全部倒换成铁件。

刘威造的齿轮,采用的是最为原始的等差人字齿结构。制作方法也就是用简易圆规在木板上画上两个不等距同心圆,再按照角度差将圆差开成三十二齿、六十四齿、一百二十八齿等不同型号的平轮,然后再根据需要设计出齿冠高和齿根高不等的变速齿轮。当然,由于没有轴承,所有的齿轮轴都是采用的硬接触模式,不过刘威也没忘记在变速箱的接口两端预留出装载润滑油的油槽出来。

要知道,这可是他大学时代曾经做过的功课。

三天后,一百多件由威钢灌制倒模而成的金属齿轮零部件便摆放在了刘威面前,一起送到的还有一个大约三尺直径,一寸厚的厚铁盘。以及一个两尺直径,却只有一分不到的厚度,上面开满了锋利三角锯齿的薄铁片。

这一次偏殿里就刘威和陶潜两人,不过两个时辰的时间,便把全金属结构的变速箱给组装了起来。不过此时尚不算完,又见刘威又拉过一架高桥马凳,先是将变速箱装了上去,接着又将那个薄铁片和厚铁盘也给装了上去。铁片倒是不重,最多十斤前后,到是那铁盘实在,怕不下百来斤。

不一会,一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机械木工锯床这便横空出世。

这木工锯床由变速箱、配重盘和轮锯组成,由铁质轴承居中周围硬性传动组件。速率分为三档,分别是一比一百二十八、一比二百五十六、一比五百一十二,可根据需要调整。

待两人装好锯床,还没待陶潜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刘威却是扬声要等候在殿外的两个木匠进来。待二日入内见礼之后,刘威便指着摆放在房内一角的一根尺粗原木问道:“若是朕命你二人片开此木,需要多久。”

两个木匠细细看了一下,见此木虽然干燥,但却是上好的百年硬质梨木,当即由其中年纪较长的木匠拱手答道:“回官家的话,若只是一破,便需三日。若是全片成制箭用的条材,怕得一月时间。”

这梨木重箭,便是眼下军中最好的箭只,平常便只有军中的小校以上的级别才可以使用。梨木箭由于质地结实,坚硬,不易碎裂,强度高,重心稳定,虽然相较那些质地较轻的杂木箭射程稍近,但力大箭沉,却是最受军中武将的欢迎。其次这梨木也是打制家具的上好原料,若是工艺不俗,漆技不弱,一件上好的梨木器物随便都能保存百年。

当下刘威也不多说,却是叫两人将那梨木抬上马凳,便要陶潜摇动手柄。

当然,配上了百来斤重的配重盘后,那手柄岂能是随便就能摇得动的。说不得只好先拨动配重盘,待它慢慢转动起来,有了惯性之后这才好摇动手柄。虽然动是动了起来,不过由于材质的打磨工艺实在粗糙,就算有牛油润滑,转速也不是很理想。

直到陶潜将转速提到了每秒一百二十八转时,锯片上已然发出了呜呜的破风之声,刘威这才推着原木轻送上前,就听到一阵刺耳的磨砺之声猛然传来,却又嘎然而止。只见那锋利的刀片竟然一下就入木三分,但由于刘威送木的时候用力过猛,却是抱死了。

一见如此情形,刘威也只能尴尬一笑,只得又将原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