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37节 兵行奇正(1/2)

丁黼话一出口,旁人当中除了王羌和刘威之外皆尽色变。是啊,蒙古人岂是好惹的,若是不能一战而全歼敌军,他们打不过可不是要乱窜逃跑。成都是大城自然不需要担心,可周围的那些小县城怎么办?那些村落集镇里面的老百姓怎么办?

不过王羌却不荒不忙的抚着短须道:“丁大人所虑甚是,所以王羌还有两策献于主公。”

刘威一听这话,当即抚掌笑道:“看来王军师已然成竹在胸,且速速道来。”

“是,主公!”王羌又是一揖,这才侃侃而谈:“此二策,一曰:疑兵。我军可遣民壮着军士铠甲经蜀道赶赴剑阁,入城前着甲,入城后卸甲出之,后复甲再入,造成我军大部皆增援剑阁的假象。蒙军若得阴平古道而入,必然乘我无军驻守成都之利,全力攻打成都,不死不休。”

王羌的这个计策说起来很简单,也就是让百姓穿军装冒充军人,然后反复进出,造成大量部队增援剑阁的假象。只要蒙古大军的统帅不是白痴,都会明白这个时候成都的兵力必然是空虚的,因此一但他们得到了阴平古道,肯定会留下部分军队继续牵制剑阁,而主力大军必然全军突袭成都。并且留下作为牵制的部队必然不能太少,也就是说能杀进来的主力大军必然也就不多,如果能在成都城下把蒙军的主力击伤,甚至是拖他三五个月,那么这一战自然也就是个大大的胜利了。

而现在的成都城虽然没有军队,可还有一百四十多万百姓不是,就算十个对个,每人洒泡尿都能把那几万蒙古大军给淹死在城外了。

王羌一出,众人都觉得甚有道理,就连丁黼也自抚须不语。

“二曰:毒草。”王羌顿了顿又道:“主公可知,我与马正虽是汉人,却无表字,这是因为我二人的娘亲都是羌人。我王家祖上原本是东京人士,后沦落至辽人鞭下为奴。家父王诚幼年之时曾辗转至蒙人手下养马,知道蒙人所骑之战马除以新鲜青草喂养之外,尚且以高粱佐之。又得知一偏方,以河中小鲜研磨为粉,拌之青草,若马食此草后再食高粱,三五日后必然病疫。”蒙古人爱饮酒,高粱除了是酿酒的原料外,既可做军粮又是上好马料,因此蒙古人虽然不事农耕,但还是通过贸易或直接掠夺百姓前去草原为他们种植高粱。而蒙古大军外出征战的时候,身上的军粮多是带的高粱,若是无粮时可以人用,若有粮则可马食。

刘威一听这两条计策就知道可行,先骗对方强攻,又毒马断其退路。这蒙古人厉害就厉害在“骑射”上,没有了马你看他不得跟个矮脚的老虎一样。到时候只怕他想跑都跑不掉,难道他们能学人家古希腊人那样用“马拉松”跑回蒙古草原去?

不过丁黼还是担心:“这河鲜毒马之计,既然至蒙人口中而来,怕是蒙人也自能察啊。”

“不然,蒙人只知马不可生吃河鲜。若我军取河鲜烘培制干研磨成粉末,再待蒙军到来之前散于鲜草之上,定不能察。”

“那效果比之生河鲜如何。”丁黼又问。

“并无差别,只是发作之期需向后延。”王羌点头肯定地说道。

刘威听闻,当下大笑道:“此计甚好,兵行奇正。眼下城外秋草甚肥,毒草之策定然得计!”

谁知道那丁黼却又发出了置疑:“就算此二策得计,可我成都并无可战之军,如何能将那蒙人精锐之师尽歼于城下啊!”

这个丁黼还真是一个天生的怀疑论者,不过刘威身边缺少的也正是这样老成持重的权谋之士。当下这刘威,王羌俩人对视一笑之后,王羌笑着向丁黼道:“怕丁大人还未得知,今日先早些时候,主公先是传授了箭匠改器之法,以此法改之可大大提高我军神臂弓的威力和射程。另外又有火器匠人献得威力巨大的火器‘红女火箭炮’,光是此物,若使用得当就可尽灭蒙军矣。”

“啊呀呀,原来如此。”丁黼听闻先是一惊又是一喜,当下笑道:“‘红女火箭炮’,听其名就知此物甚是犀利,原来主公先早在那匠坊就是在制此物。”

这匠人之技和居住之所对于文人来说可都是下贱的去处,先前丁黼得知刘威和那些贱匠混杂处之还是大为不满的,不过这时听说匠人造出了能杀敌的利器,也就对这个“匠人本是贱户,士大夫不可与之为伍”的问题……无视也!

刘威却道:“不然,吾刚才在匠坊乃是传授匠人制那飞鸿炉,以及传授‘一炼成钢’之技。”当下刘威又把自己改进炼钢工艺,以及让牟三儿改进火器的事情详细和这几人聊了一下,当下众人自是大加赞叹主公学究天人、博古通今、神呼奇技等等云云。

众人正商议如何实施这“请君入瓮”和“关门打狗”之策的时候,丁昌却来告知三更已近,刘威该准备准备好去赴宴了。于是刘威急忙长话短说,交代大家分头行事。马正跟丁昌支取银钱,明天就把建军之事给操办起来,现在不但有了银钱连马都有了一千匹,此时来建骑军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而王羌着带人组织民壮,去行那疑兵之策去也。至于丁黼,自然还是居中策应,一面派人前去通知文州的官员尽快组织民众撤离,一面继续组织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