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40节 墨子攻略(1/2)

冉琎被逼出来的这条计策实际上就是日后他献给余玠的计策,可惜的是刘威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段历史,所以他对冉琎提出的这几点守城要议并不熟悉。只是从字面上推断出他的计策和古代人常常使用的守城方法没什么区别,当下只是冷哼一声权当回应。

一时间场面上就这么徒然的冷了下来,众书生学子自然是大没面子,甚至连那些商贾们都摇头暗叹,这对冉氏兄弟算是大大丢了一回成都士人的面子。

刘威也暗自摇头,看着这对拜伏在地,羞愧难当的兄弟二人,心道此时俩人才不过弱冠之年,恐怕二人都尚未“开窍”,有此表现也是正常。想当年刘威刚进大学的时候,对着那些大三、大四的老油条还不是跟二傻子似的。于是刘威先是冷冷一哼,再是一声轻轻叹:“此策虽无新意,却也是老成持重之谋。人来,且赐酒两爵。此酒是为鼓励之意,吾观汝二人不过弱冠之年,既有幸参加此会,必然也是智谋睿利之士,他日前途必不可限量也。”当下刘威又命人给现场众人也送上一杯酒,刘威与群众对饮之。

由于这冉氏兄弟搞出了冷场,刘威原本计划得的群英策论会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刘威当下也就顺其自然的又是作法一番,以无上仙器施放起那仙家的“浮光掠影”来。

说实话,就刘威看来《墨攻》这部片子拍得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片中的穿帮镜头很多,电脑特技也很不到位,甚至根本就完全不能和欧美大片进行比较。但这部影片的立意却很不错,刘德华也把革离这个人塑造得很成功,不过成功的前提必须是把刘德华和范冰冰有瓜葛的感情戏完全删除。这部片子既然讲的是古代的攻城谋略以及政治利益的纠纷冲突,你就专一点说这些好了,为什么要插刘德华和范冰冰的感情进来。尤其是片子的后面,赵军攻破了梁城没抓到革离,气不过之下用全城的百姓当人质要把革离抓出来。你直接描写革离为了救百姓而回去,这形象不就马上“高大全”了,为什么还要描写他跑去救范冰冰呢?

结果搞了半天,原来革离回梁城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美女!

对于这个结果刘威是非常不满意的,因此在他艺术再加工的时候就理所当然按照他的想法进行了剪辑。将所有感情戏和无意义的镜头删除之后,这部刘威diy版电影里革离就成了一个“高大全”,一心为民的形象代表,至于那些虚构的战国时代超前攻城技术,刘威自然也是很好的保留下来。

自然,这场气势恢弘,就是算是现代人看了都要叹为观止的“浮光掠影”自然是把古人们给震住了。

如果说先早的《蜀山传》还属于装神弄鬼的神话传说只是让古人敬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刘威这个神棍突然跳出来的观点,可这《墨攻》之中的刀光箭影、枪林弹雨和政治斗争却就直接让古人对刘威的身份信了十成。尤其是当片中演到梁王为革离的事情在朝堂中奏对的时候,这些原先的大宋官员十分有带入感不说,就连那些士子文人也都把感情陷进去了。而演到赵军十万攻城,军民浴血奋战的时候,这些人自然又是一个个血脉奋张、瞠目结舌、咬牙切齿、摩拳擦掌、欲罢不能。

一时间,众人观看这“浮光掠影”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表情,不一而足。

甚至到最后演到梁王得知城外大军已退,就驱逐革离、谋杀功臣之时,还有人居然怆然涕下。真不知道这人是在为革离哭,还是在为梁王哭,又或者是为他自己而哭。

而刘威也没闲着搞什么与民同乐,这期间他一直在留心观察着马正、王羌、王连以及冉氏兄弟。马正和王羌虽然分别拜为将军和军师,但他们两人这也是第一次看电影,马正自不必说了,从开始到结束这家伙的嘴巴一直都没闭合过,甚至电影结束之后他必须要自己动手把下颌给推上。王羌却不像马正那样,只见他虽然是昂着头仔细的观察着电影上的每一个画面,但他的手上却是不停的在写画着什么。

而那王连却是一个实在人儿,只见他刚从开始的震惊里醒悟过来之后就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电影的剧情当中。片中的人欢喜胜利他欢呼雀跃,片中的战斗伤亡惨重他黯然泪下,当演到主角革离因被梁王猜忌而被驱逐的时候,这家伙甚至跳起来大骂梁王是无道昏君,直吓得在他身边保护的卢氏兄弟紧张万分,从震撼中回过神来。

至于冉氏兄弟,则不说也罢,基本上这场电影看下来哥俩的下巴定然是能当烟灰缸了。

半响,刘威版《墨攻》终于在难民们迎着夕阳而去的余辉落下了帷幕。现场各人心中自有感叹且不待细表,却说刘威直把目光放到那企图刺杀他的王连身上。

想这王连,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只是留下了一个“蠢将”的名字。所谓“蠢将”的原因,正是因为他驻守的剑门关居然是被十几个蒙古军给攻破的。想想看一个带领几百人驻守天下雄关的大将,居然会被十几个蒙军给偷袭攻破,他要是不蠢的话,谁还能比他更蠢。

不过刘威却从他居然能对丁黼使了个翻墙计,骗得他的信任后借投诚之机意图刺杀自己。这样的人要是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