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62节 女军妇营(1/2)

刘威见两人的意思相当一致,也明白这个事情突然之间确实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于是放下筷子,语重深长道:“所谓气力,何所出之?若我军将士不可饱食战饭,何来气力上阵杀敌?朕意已定,汝二人不必再议,日后汝等定能见得今日所行之事,做何分晓。”

刘威言已至此,二人当是不敢再劝,马正自是起身代全军将士向刘威拜谢。刘威道免礼之后,突然想起一事,逐问道:“这营中掌管伙食之人,是从军士中抽调,还是有专人负责。”

马正答道:“营用伙夫皆是军士。”

“如此……马将军,军中膳食之事关系我军将士战力如何,绝不可马虎大意,且男子操持庖厨之事远不如妇道人家。马将军,你且去营中民夫处征询,可有家中妇人愿意来我营中操持膳食,以十一之数备之。既是每都配十名妇人专职准备饭食,这掌膳妇人,可领军士半响,若有积功,可按军功赏之。”

这马正闻言才是一怔,那丁祁却是立起身来道:“陛下!男女之防乃是人伦长纲,还望陛下三思。”

在宋代,男女之间自然是“授受不亲”的。宋朝的司马光(砸缸的那位)曾经著有《涑水家仪》一书,内里写道:“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宫,传致内外之物。”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男女之间首先要分内外主次,不能共用井、浴室和厕所。其次是女人出门应该把脸遮住,虽然这个风俗有点像******教,但在宋代确实如此。

不过就刘威的观察来看,成都的百姓就没有这么多忌讳,虽然穿越以来刘威不过上过数次街,却也知道这成都的妇人上街是不用东西遮面的。于是刘威道:“此有何难,可传令我军将士,但凡为将士烹制饭食之妇人,须以嫂娘之礼待之。若何人胆敢有逾越礼数之举,定重重罚之。”

“可是……可是……”丁祁听刘威如此处理,也心知此法甚妥,但还是张嘴弄了个“可是”出来。

“可是如何,汝且道来?”刘威喝道!

丁祁一咬牙,道:“军中常有习俗言道,妇人入营,甚为不洁!”

刘威拿眼一扫马正问道:“马将军,可有此事?”

马正自然道曰:“确是如此!”

“荒唐!”刘威听闻如此一说,当即想起了当年一部刘哓庆主演的电影。电影内容似乎是刘哓庆演的一个女扮男装的人和一群勇士坚守炮台,抵抗八国联军的故事。这电影里面就对这个女人出现在军队中所伴生出的种种强烈排斥描写得相当的细致,可见在古代人对这个忌讳的排斥是相当的强烈。

而认为妇人入营甚为不洁的一个关键因素,正是缘于妇人每月必至的天葵经血,古人向来都认为这妇人胯下之血正是大污之物,甚至有时比那黑狗血还要强上三分。

可现下却不是刘威能向古人解释某些东西的时候,如今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顺应古人的习惯,把这事办个圆满,当下刘威略一思考,道:“既然如此,可将掌膳妇人独立成营,不与军士混杂之!嗯,将此营归为女军统领,就称辎重膳食营如何。”

丁祁听闻刘威此言,当下骇得大跳:“啊!陛下还要成立女军?”

刘威点头应道:“正是!朕听文伯曾言道,这武卫军中尚且还有千余营妓留在成都城内,朕思这些营妓为妓日久,怕是早已不事生产。且朕并不准备再行这营妓之事,当自思量将其编募为女军。”

宋朝的军妓制度开始于宋太宗灭北汉。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北汉,攻下太原后,将俘虏敌人的年轻女眷分配到军营,犒劳有功将士。自此,朝廷设置随军妓女:“夺其妇女随营,是为营妓之始”。

发展到后来,军妓要由掌握技艺勾栏妓女轮值一月,强制之外倒也有一丝人性关怀,“许以资觅替”,受不了的可以用钱找人顶替,再后来罪犯的妻女和犯罪收监待审的妇女都被充作军妓。宋太祖赵匡胤依仗手中兵权,策划陈桥兵变,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他生怕拥戴他黄袍加身的哥儿们依样画葫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领频繁调动,以至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地步,将领赴任不准携带家属,特别是领兵出征的将领,要将家属安置在东京,实质上是做人质,防止叛变。为了解决将士的******,朝廷便从农村大量收买少女,广设营妓。

当然,这所谓营妓并不是只单单的为军人们解决****所准备。在平时,除轮值为妓之外,遇着伤病的将士则侍奉药汤,且还要行那浆洗缝补之事,若遇上大捷或是各种时令节日,营妓们还要准备歌舞节目以娱军士。

可以这样说,这后世的文艺兵,基本上就是从古代的营妓制度中发展演变出来的!

丁祁听到刘威早有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