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回目录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楔子(1/2)

齐齐哈尔座落于嫩江平原上,嫩江平原头枕小兴安岺,左抱绥化,右拥牙克石,是东北的三大粮仓之一,东产玉米,西播水稻,北育小麦,南生杂粮。齐齐哈尔原名卜奎,有风刮卜奎一说,据上岁数的老人们讲,齐齐哈尔原址是在江西,刮了一宿的大风,把街基刮到了江东边来了。齐齐哈尔一年两季风,从春刮到夏,从秋刮到冬。嫩江发源于小兴安岺,一路浩浩汤汤的流进了松花江。嫩江盛产三花鱼,鳌花、鳊花,鲫花。距齐齐哈尔东南二十里处有一沼泽地,人称鶴乡,是丹顶鶴的棲栖地,每逢夏秋季节,芦苇飘絮,荷花绽放,鱼儿穿梭,仙鶴飞翔,一片绿波荡漾昂扬奋上的景象。

齐齐哈尔原是龙江省的省会,有督军府和省会等遗址,有东北最大的龙沙公园,公园里有望江亭,有劳动湖,有关帝庙圣母祠,有沙俄时期的办事处,有图书馆和放映庁。嫩江在城西流过,一条铁路穿城而过。顺着铁路往南走,有一村屯叫江轿,屯子东头住着一户姓万的人家,老夫妻俩,有一独生女儿叫莲花,此女长的特别漂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鸭蛋圆的脸,一对元宝耳朵,一张不大不小的嘴,说话如夜莺,身段似昭君,一头的乌发,白净的面容,额头上有颗美人志,此女长的漂亮劲儿如同荷塘里一朵莲花的花苞儿。万莲花今年十八岁,正好今天出嫁,迎亲的队伍前边是骑马的新郎,新郎后边是鼓乐喇叭队伍,接着是一台花轿,里边坐着新娘万莲花,最后是送亲的队伍。

迎亲的队伍刚到了半路上,从草丛中蹿出了二十多名土匪来,他们驱散了迎亲的队伍,抢走了新人,新郎被从马上掫了下来,轿夫换成了土匪,刹时间这些土匪抬着花轿湮没在蒿草之中了。

万莲花被抬到了一处密林中,那里有三十多间茅草房,这草房是半地下的,从外面看只是些长了草的土堆,即没院墙也没栅栏,并不引人注意。

土匪们把花轿抬进了地下室,屋内还算亮堂,光从天窗射了进来,人的鼻子眼睛看得清清楚楚。那位带头抢亲的三头领向另一位匪首说道:“大哥,把压寨夫人给你抢来了,你看看这姑娘的模样长的咋样?”

那位被叫大哥的土匪是这伙绺子的总头,真名叫英南飞,外号草上飞,此人身高一米八五开外,黑脸膛,鹰鼻子鹰眼,大嘴叉配上一口大白牙,三十多岁的样子。他搓着两只大手说道:“模样好坏是次要的,关键得心眼好,能善待我的兄弟们。”

二头领拿着一条红绸带子,中间还别着一朵大红花,象挎武装袋一样给大头领系上了,左右斜挎在肩上,一朵大红花偑在了胸前。这二首领叫朱铭,是个黄白镜子,长的牛鼻子虎眼,一头的羊毛卷,人称卷毛虎。他对那三头领问道:“老三,看看我给大哥打扮的咋样?”

三首领叫杨官,外号叫醉仙翁,一米八十多的身材,长的五官端正,白净净的一张脸。他左右端详了一会说道:“二哥,大哥还差一顶带珠花的礼帽。”

二首领朱铭从一个小匣里取出一顶珠花礼帽说道:“我早就准备了。大哥,你戴上看看,号码合适不?”

朱铭把礼帽给大首领英南飞戴在头上,尺码大小正合适。英南飞道:“别忙乎了,我都出汗了。”他用手巾擦了擦挂在额头上的汗珠。

三首领杨官在琢磨什么,他琢磨了半天才问道:“二哥,给大哥拜堂成亲谁当主婚人?谁当证婚人?”

二首领朱铭道:“只然你当主婚人了,我当证婚人了。”

三首领杨官道:“好吧,你当证婚人,我当主婚人,现在就开始拜堂吧!”说完,他转过脸去对司务长说道,“你让两个老妈子把新娘子扶出来拜堂吧!”

司务长叫于昆,今年二十八岁,是个机灵鬼,听三首领让他找两个老妈子扶新娘子去拜堂,便来到了另一间房里,对两个婆子说道:“你们俩扶新娘子拜堂去。”

那两个婆子来到了正堂,把新娘子搀扶下了轿,迈过了火盆和马鞍进了大堂。两个老妈子把新娘子强按在地上,杨官才喊道:“夫妻对拜!”新娘子不肯叩拜,两个老妈子来了个老牛不肯喝水--强按头,总算拜完堂了,新人入了洞房。

大堂里,喜宴的桌子没摆下,一直摆到了外庁里,三百来名土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划拳的划拳,掷色子的掷色子,一片呼三喝六的,好不热闹。

婆子端着饭菜送进了洞房,新娘子连动都没动。新郎官草上飞离拉歪斜的走了进来,用称杆挑去新娘子的红盖头,只见那新娘子一把剪刀穿了过来,英南飞一闪身,抓住了新娘子的手。新娘子骂道:“土匪,土匪,我杀了你,我杀了你!”

英南飞开玩笑道:“你这小娘们,要谋害亲夫啊!仗着你老公我躲的快,要不命已休矣!”他见新娘子饭菜没动,又劝道,“吃饭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吃点吧,杀我也好有劲儿啊!”

莲花只是一个劲儿的骂,根本不吃东西,英南飞怎么劝也不顶用,只好请来两个婆子劝说莲花。不管那婆子怎么劝说,莲花就是不吃东西,把英南飞心疼的不得了。他只好出来找三弟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目录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