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十四夫妻进城看儿子妯娌见面格外亲(1/2)

小舅一家来到了孩子的姥姥家,姥姥本来就没什么大病,就是想女儿和外孙,见着了,病也就好了一大半。

三口人在姥姥家待了半个月,姑爷道:“岳母大人,我们得回去了,家里邻居给看着,大小牲畜都让人家给喂养着,我放心不下,得回去了。”

他们在齐齐哈尔倒了车,回到了江桥站,正赶上屯子里一家赶着送粮的大车,便搭车回到了孔家窑。他们的大伯嫂见兄弟媳妇回来了,穿的里面三新,便来到了兄弟媳妇家,问道:“你到市里大姐家了?”

兄弟媳妇道:“是的,这二外甥媳妇可热情了,给我买线衣线裤,又买大衣围巾的,我都有点过意不去了。”

大伯嫂道:“这条花围巾不错,我明天去江桥办事,借给我戴戴吧!”说着,便抢过去围巾围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兄弟媳妇是个老实人,她知道,凡是大嫂看中的东西那是非得弄到手不可,她说是借,其实那就顺气了。兄弟媳妇说道:“大嫂看着好看,你就拿去吧。”虽说她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也是没办法的。

大伯嫂戴着围巾出外显摆去了,逢人便说这是她老头给她买的。她回到了家,埋怨丈夫道:“你看人家老兄弟一家,外甥媳妇又买线衣,又买大衣的,你再看看咱们,划拉了一堆破乱回来,真太气人了!”

木清来到了小舅家,问道:“舅妈,你外甥媳妇让我去接小凿子,小凿子在他二婶家待的咋样?”

小舅母道:“你去接小凿子?恐怕你是接不回来了,他在那可享福了,不但吃的好,穿的也好。外面有大衣,里边有衬衣衬裤,中间还有毛衣毛裤,头戴羊剪绒的帽子,脚踏皮靴,羊绒围脖,黑色的皮手套。这么说吧,你连你见都没见过。这个儿子你是接不回来了,就算过房给他二婶了。”

木清道:“我就说接不回来,你外甥媳妇偏跟我犟,看来我们俩都得去了,你外甥媳妇想儿子想的了不得了,一天都疯疯癫癫的,拿东忘西的。”木清回到了家,把情况向他媳妇说了一遍。

两人一商量,决定春暖花开时两人去看小凿子。转眼间,冬去春来,春风绿了原野,杨树飘絮,柳树吐芽,江水融化,百花争艳。木清夫妇坐上火车来到了市里,木清拿着弟弟的信封,边走边打听,约摸走了两个小时才来到了南大营。木清向那站岗的士兵问道:“请问木朗在吗?”

站岗的士兵问道:“木朗是你什么人?”

木清道:“木朗是我弟弟。”

站岗的士兵马上给骑兵团挂电话,接电话的是副团长黄亮,黄亮一听木朗的哥哥来了,连忙喊木朗:“木朗,你哥哥来看你来了,在大门口哪!”

木朗听说大哥来了,急忙迎了出来,见大哥肩扛手拎的两个面袋子,上前接过来问道:“哥嫂,你们怎么来了?”

木清道:“一来看看父母,二来看看小凿子。”

木朗又问道:“你们怎么找过来的?”

木清道:“走着过来的。”

木朗说道:“这么远就用双腿量过来的?可真能走。”

木清问道:“家在哪?送我们回家吧。”

木朗道:“家离这老远了,我骑自行车还得二十五六分钟哪,你们要走还不得走上一个小时啊?你们等着,我让你兄弟媳妇派车来接你们。”

木清道:“不用麻烦了,我们不累,不就一个小时的路程吗?我们能行。”

木朗回到了办公室,给莲花挂了电话,莲花听说大哥大嫂来了,赶紧让自己的司机去接他们。不一会,车就到了,木朗拉开车门说道:“大哥大嫂,上车吧,这黄米面和芸豆放在后备箱里了。”他又对司机说道,“你把我兄嫂送回家去,我就不回去了。”

木清夫妇坐上了车,简直象坐在八抬大轿上,别提多神气了。到了家,司机打开后备箱,拿出了黄米面和芸豆,帮他们拎进了屋里,对老太太说道:“大娘,你大儿子来了。”

木清夫妇进了屋,木清一见母亲,便扑了上去,说道:“妈,儿子好想你呀!你老好吗?”

老太太道:“好,妈一切都好。”

小凿子上半天学,下午在家,一见父母来了,跑上前来抱住母亲的大腿说道:“妈,我好想你哟!”

母亲道:“儿子,妈也想你呀!”他见小凿子穿件毛衣,里边套件白色衬衣,领子翻到毛衣外边,脚上穿着双拖鞋,真象个大家的公子。

木清从没见过这么多的屋,客厅里边一圈沙发,前边摆着茶几,这客厅足有三十平米,中间放张桌子吃饭绰绰有余。

莲花知道大哥大嫂来了,今天准时下了班,回家一进屋,见小凿子上来报告道:“二婶,我爸妈来了!”

莲花道:“二婶知道了。”她又向大嫂问道,“你是大嫂吧?”

木清媳妇起身道:“你是弟媳妇吧?”

说罢,两人手牵着手,面面相觑,相当了好一会,莲花说道:“坐车累了吧?到屋里躺一会吧,休息一会好吃饭。”

大嫂道:“不累,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