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无奈之举(1/2)

敦煌城下,行人忽然多了起来,虽然依旧吹风沙漠笑杨柳,但是依旧遮挡不住人们对金钱的欲望。

敦煌城的人们,没有多少贫穷的人。因为他们来往商贩,可与当时最豪奢的长安比之上下,那些宝石财货,其实并不算是抢手之物。纵然有商贾来往贩卖,也都纯属大宗交易,甚至是给皇帝进贡专用。

很多的,都是远近皮货,丝绸蜀锦,耐久特产,甚至是金银饰品的交易。不过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大部分的往来贸易,竟然是铜铁与石炭。

每年来往莫说驼队,便是厢车也走的起来。只不过不知是否在这里来往,那炼器的碳晶是从西域而来,但是那石炭的利用,却是东方的手段。当西方的人们还在改造着罗马短剑与长矛时,东方的球墨铸铁技术已经开始了。

虽然东汉末年失传,但是赵烈觉得,为他打造铍的隐士,一定握有球墨铸铁技术!只要有了球墨铸铁技术,莫说火炮,便是火箭,也能弄出来!这东西并非以铁代钢那般简单,只是产量与精确度的要求上,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赵烈曾经领略过明朝火炮的历史,当时是改造的弗朗机炮,而如果球墨铸铁技术当时没有消失,而是越发成熟,那以大明的实力,十万门永不炸膛的高精度、高质量的铁炮,一定能做出来。

赵烈是这么想,但是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切都要有个过程,方才能实现。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要从公元581年到公元680年这么久的时间,方才能彻底劫掠四地边患问题。

而如果用到旧汉的技术与后世的人口积累程度,可以不用五十年,便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是,人们对于农耕的推崇还有桑蚕的依赖已经达到顶峰。似乎人们觉得并不用什么精湛的技术,便能将大宗的丝织与瓷器传出西域。曾经周天子尚服色的脉络,一下子被后世的八王之乱彻底扯碎,仅有的那些技能,忽然变成了做吴侬软语般的落寞,变得似乎不再那样精湛。

西域的贸易,似乎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下子变成了仅仅与突厥的贸易往来。连那曾经的部落远近,都变得如同沙漠里的那座楼兰古城一样,看不见任何踪影。

赵烈想让这条路再次崛起,如同当年西汉皇帝与臣子把玩罗马金币一样,把这条路,直接通到不能再通过的地方。甚至那比珠穆朗玛峰低矮了很多的阿尔卑斯山,也要给他筑墙修成驿站!

……

敦煌古城,屹立了千年而不倒。它不仅仅是商贾们的向往,也是军人与文士的坚守。油黄的土城上有些若隐若现的雄伟,还有一些血迹在上面斑斑点点。

赵烈望着这个大城,停下了他的脚步。

“郎君为何停滞不前?”波斯女子一直跟在赵烈身后,一路上总是望着他雄阔的背影。她那灼热的目光,甚至赶走了张圣与瞿二。

“前方便是敦煌,莫要说再护送进去,这等事情,恐怕不需要我们三个了吧?”赵烈一心想着自己满载而归,最起码有了自己的家业,想来前段时间的起起落落,心底好歹有了底气,不像以前,连花钱开怀畅饮都得左右掂量。

老者见赵烈停下不前了,便向他的女儿使了个眼色。他的女儿忽然带着那些侍卫,飞奔向一个村庄。一个依靠在敦煌附近的绿洲里的村庄。

“年轻的汉子,莫要心急。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你看那天下大势,不都是一分一分谋划而来的吗?”老者忽然高谈阔论起来,弄得两方的向导译者都很尴尬。“今夜无论如何,老朽都要留你一晚,就这一晚!”

赵烈盛情难却,似乎不答应,这条路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见到了恐怕这老家伙暗地使手段,自己这等青年之人,哪见过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心?

只能推脱一阵后,堪堪答应下来。

……

夜晚的村庄,灯火通明,似乎家家户户都已经搬了出去。一切都在老者女儿的安排下,布置得非常得当。

老者将自己的家眷都请出了城池,一家人男女老幼足有二百多人。他们面色各异,波斯人到突厥人种几乎不等,一看便是杂居民族的大家庭。

老者端起酒杯,将赵烈推到台子上,跟众人一阵吹嘘,那用不同语言高声呼喝的,都是崇敬与祝酒的赞美。瞿二被几个女子的温柔缠住了,没等吃几口菜,便都是女子的香吻满怀。

张圣虽然不怎么接受喝酒,却盛情难却,三人的性格被老者拿捏的非常到位。张圣不喝都不行,趁着几个小姑娘围着赵烈,老者举起酒杯便与张圣拼酒,三下五除二。等赵烈回过神来的时候,张圣已经快被放倒了。

老者叫了译者,与赵烈一边喝酒,一边攀谈:“你一直在疑惑,老夫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不同血统的儿女吧!”

赵烈笑道:“老人家一定有着自己的故事。”

老者听罢哈哈一笑,指着那个已经徐娘半老尤多情的女子说道:“那个女子是我第一个妻子,因为她对钱财的敏感很高,做账非常出色,我便一直带在身边。我的先祖是大秦人,后来因为这条商道,我爱上了这条道路与这条路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