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皇储人选(1/2)

“儿臣知道。母后放心!”赵光义不以为然的回答。

她又拉过赵霆的手说:“我的霆儿,小小年纪就不在母后身边,对你最是亏欠。幸亏你长的这般英武健壮,你爹爹和皇兄当年对你的磨炼也算是对了。如今这么优秀,哀家的心很是安慰。”

“皇兄把儿臣照顾的很好,并未吃苦,母后不用耿耿于怀。御医说母后就是忧思太甚,这些往事就不要去想了。”赵霆劝道。

“因为对你亏欠,本来希望你能开心的过日子,远离权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怕平凡但是快乐。”杜太后说着眼中闪烁着光芒。

“哎!”她转而叹口气,“可是咱们赵家,你爹爹、你们兄弟三人,这么多年打下的江山,实属不易。你又如此出类拔萃,母后只有自私的请求你能相助你皇兄,好好的治理国家。”

“儿臣一定尽心竭力相助皇兄!”

杜太后安慰的微笑着点点头。

说了这些话有些累了。

“你们两个先出去。母后要跟你们二哥单独说会儿话。”她喘息这说。

“是,母后安心休息!儿臣告退。”赵光义和赵霆说着退了出来。

赵霆心想既然云末兮给的药这么有效,那找到云末兮给母后治病更是急上之急,于是急急的去偏殿,着急询问属下是否有云末兮的消息。

赵光义看到太后突然病情好转,他也很是开心。这么多年他都是留在赵府跟杜太后一起治理赵家,父兄在外征战,他也就成了赵府的男主人。跟母亲也自然比其他兄弟更亲近。

所以他认为在母后的心目当中自己是最受疼爱的儿子。

想着一会儿里面聊完,再进去陪陪她。

于是就在殿门口等着。

而寝殿内,杜太后看着赵匡胤,“我的儿啊,你走到今日实属不易。真是难为你了。”

“母后今日怎的想这么多,还是躺下歇着吧!”

“不!乘着现在精神还好,哀家要把想说的话说完。”

“会好起来,等身子好了再慢慢说。”

“你就让哀家说吧!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

“母后想跟儿臣说什么?”

“其实你坐上这把龙椅,哀家并不开心。”

“是儿臣让母后劳心了。”赵匡胤心中有些酸涩。

“咱们赵家历代都是忠臣良将。你推翻周皇自己当了皇帝,那也也是没法子,哀家能理解,只是从今往后这条路只有坚持走下去了。”

“母后就是优思太重,不然身子早就好了。”赵匡胤帮她把被子整理好。

“这段时日以来,哀家心中的话都没说出来,可是日子不多了。所以今日你我母子二人好好说说话。”

“母后可是忧虑什么?”

“哀家也知道为君者难的道理。”

赵匡胤点点头。

“当天子,统治万民,如果治世有道,则受百姓爱戴尊崇。如若无道,则遗臭万年,世代被人唾骂,青史之上只怕连一介匹夫都不如。如今身逢乱世,多少国主今日是天之骄子,明日便暴尸荒野。”她忧心忡忡的说道。

“儿臣一定谨记!”

“就是放心不下你们兄弟三人,乘现在还清醒,有些安排哀家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不知皇儿可愿意?”

“不管什么安排,但凭母后吩咐。”

“好,去宣赵普!”杜太后突然对一旁伺候的宫人说。

宫人急忙出去宣赵普。

因为这段时日太后病重,所以重臣们都候在偏殿,等着万一太后有不测的消息传来便要马上应对。所以不多会儿,赵普就跟着宫人进来了。

这赵普是赵府多年以来的谋士谏臣。年少时读书虽不多,却素有智谋,颇有见识。

相助赵匡胤多年,出谋划策,甚得重用。

当初发动陈桥兵变,让赵匡胤黄袍加身,从而建立大宋,也是赵普极力鼓动和献策,是赵家的大功臣。所以赵家包括杜太后,对于赵普都是极度信任和重用。

如今虽然只是右谏议大夫的官职,可是圣眷正浓,未来这宰相之位,赵匡胤早已属意于他,只是还需要寻个合适的机会提拔罢了。

赵光义在殿外等的有些焦急,不知道母后和皇兄在聊什么,聊了这么久。

突然看到里面的宫人急匆匆的跑出去,没多久那个宫人便带着赵普匆匆的走进太后所居的滋德殿。

他心里想着莫不是母后的病情又加重了,担忧之下哪里还顾得上其他,也不做多想便跟了进去。

刚进去便听到杜太后在说话,精神似乎还是好的很,他也就停住脚步,不敢再往里进。

正好帷幔遮挡,赵光义刚想退出去,却听到杜太后说:“皇儿,你可知道你为何会得到这天下?”

只听赵匡胤回答道:“请母后明示!”

赵光义本想退出寝殿。可是一听如此说,心中好奇,便隐在帷幔处也想听一听。

杜太后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