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三观端正的老太太(1/2)



忙忙碌碌一番,总共四十多斤肚腩肉,老太太发话,就下锅了十六七斤。穷人家也不舍得多放调料,盐都是金贵的,秋香看着方氏和周氏在那里为多放一点盐争执,心中叹了口气,暗道现在看来,赚的那点工资真是杯水车薪,完全不能让这个大家庭过上好日子,最可恶的是还不能分家。罢了,只要多赚一点,三房的话语权也就会更重一些,到时候爹娘顶不起来,就由我来顶。

一面想着,那边总算都弄妥当了。几个小的围着锅台打转,就是秋月秋芳,平日推三阻四的烧火活计,这会儿也争抢起来,秋香起先不明白,问了秋甜才知道,原来不过是为了一直留在锅台边,闻肉的香气。

虽然有些心酸,但真是……太有才了。秋香想起曾经看过的笑话,说穷人在饭馆外就着饭菜香气吃窝头,原来这不是杜撰,很可能是真有其事。难怪能出现画饼充饥这个成语,事实证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力是无比丰富的,并且充满了苦中作乐的坚韧乐天精神。

男人们总不好意思像孩子们那样兴奋,然而坐在屋里说话,时不时就往外面堂屋瞅一眼的举动彻底暴露了他们内心的躁动。

在穿越之前,秋香从没想过,十几斤肉就可以让一大家子的人魂不守舍。然而现在,她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也别说这些人,就是从前过惯了小康生活的自己,这会儿心里的馋虫不也泛滥成灾吗?

兄弟姐妹们啊,好好儿在现代活着吧,比什么都强,可千万千万别想着什么穿越啊,太特么苦了。咱们现代能够保证温饱的生活,在这里就算是锦衣玉食。你就是穿越到富贵家族,也要失去自由;穿越到穷人家就更悲剧,自由是有点,可吃糠咽菜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是真的吃糠咽菜啊,反正就日常桌上的粥饭,在现代我家猪大概都不稀得吃。

再看看我身上这衣裳,都快看不出本来面目了,全是补丁啊。万恶的少爷们就当睁眼瞎,对我这衣裳视而不见,不然哪怕给点布料啥的,是吧?呜呜呜我什么时候也变成这么贪得无厌的人了,这都是生活压力所迫啊,把我一个铁骨铮铮自力更生的大好女青年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全心盼望着天上掉馅饼的贪婪货色,谁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屁,我这江山改了,本性不就开始向小农心态转移了吗?

秋香在心里进行血泪控诉的时候,饭菜终于上桌了。没有那么多讲究,炕桌上摆了一个大海碗,里面是灰呼呼的肉汤,连点酱色都看不见,这要是在从前,喂狗狗都不带看一眼的,但现在,看着大家拼命抑制着争抢本能,由冯氏分派着,而且连自己心中都升起一丝渴望,秋香的眼睛湿润了。

虽然卖相不怎么样,但这是肉,肉啊。纯天然无污染的山珍野味,因为不舍得烧火,不是很烂,但是独属于肉的鲜香直在舌齿之间打转,没有人还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就连冯氏,老太太的磨牙都有两颗松动了,也是专心致志的慢慢咀嚼着。

理智告诉秋香这肉绝对不可能好吃,然而身体上的反馈却是:好吃真好吃,手指头都快吞下去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让秋香疑惑,想了半天,才终于醒悟,但她宁可不要醒悟,这一悟了,简直又忍不住要泪奔。

是肉好吃吗?当然不可能。不过是加了点劣质盐巴在里面,别说和现代大厨精心烹调的荤菜相比,就是秋香自己在家里做的家常菜,也比这个好吃百倍。

那为什么又会觉着真好吃呢?很显然,当然是馋的。如果一个人一连吃上一个多月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烂粥,配着限量供应的粗糙咸菜,一天十二个时辰里除了睡觉外,其余时间都处于饥饿的感觉中,那别说肉了,吃个窝头都会觉得是无上美味。这和当年朱元璋逃亡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是一个道理。

看得出大家还是比较兴奋的,证据就是饭桌上的说笑声都比以往的大。冯氏还一个劲儿絮叨着问:“你们张大爷家送了吗?乔奶奶家呢?胡家的侄媳妇是个好人,前年闹饥荒的时候,三个男孩儿在人家街门外玩儿,正好赶上人家吃饭,盯着人家那野菜团子不动地方,最后一人拿了两个回来……”

听三个媳妇说都送了,老太太才停止了唠叨,接着又觉得有点肉疼,咕哝道:“这送了一圈,怎么着也得两三斤肉吧?造孽哦,平日里谁舍得这样大方?只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没办法,这人和人之间啊,都是处出来的,你有好东西只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