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战火炼真金(1/2)

高山继续给四邻八舍放牛,寒冬腊月里,家中不暖和,就去集市上的烤炉内呆一晚上。

冬去春来,山间的积雪融化,再次滋润大地。

山外来了一群群的难民,说是鬼子要打过来了,他们都是逃难路过的。

还有人说,约有一个旅的国民党溃兵逃到了县城,正在四处筹饷,准备跑路。

其中有一个营部驻扎在大王庄,营长把指挥所安排到了大地主家里,好酒好肉的伺候着。

过了一段日子,从西北来了一支穿着灰色土布的八路军部队,约两个团兵力。

高山正在放牛,一支八路军小部队经过河边,他们不清楚附近的路途,便跟高山打招呼。

那两个人是短头发的女战士,从她们的身上,高山仿佛看到了姐姐的影子。

为首的人自称宋大姐,她看到高山赤着脚,就把随身为丈夫准备的千层底布鞋送给他。

这让高山非常感动,他热切的为他们指路,因为他们的部队就在十里外的地方。

不过,他们一行十几人在经过赵村时,被溃兵们堵在山沟里,不远处传来阵阵枪响。

高山大急,他急忙翻山越岭去找援军。

当他作为向导来到山沟时,大部分人早已牺牲,看到两位女战士没有在战场。

他们又前往赵村,发现溃军们已经把两人坑埋。

战士们无比愤怒,经过简短的作战会议,他们利用夜色,发起进攻,一举将溃军全部歼灭。

在埋坑前,高山抱着那双布鞋痛哭流涕。

虽然他们认识不过几十分钟,但从她们身上感受到了对自己的平等对待以及善意。

战士们对残存的溃兵进行审讯,挖出了主使者,以及参加围剿的人。

最后全部打靶,以告慰牺牲的战士和女干部。

经过会议研究,针对溃兵对八路军的各种摩擦和挑衅,决定予以坚决还击。

于是,士气全无的溃兵们烟消云散,有一小部分投靠了鬼子,驻守在县城。

八路军还没有较强的攻坚能力,加上鬼子的强大火力和快速支援,他们放弃了对县城的攻打。

过了不久,村里来了八路军的工作组,为首的是一位姓周的政委。

他们成立了儿童团,妇女会,民兵组织,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因大地主的儿子在县城做汉奸,又趁着夜色来袭击工作组,被夜间放哨的高山发现,避免了人员伤亡。

对于这样的顽固分子,工作组发动群众分了地主的田地,分了他们的生产资料。

老太太气不过,被小儿子接走到县城,投奔小鬼子。

村里开始进行选举,高山为人正直,踏实肯干,被村民们选为村长兼任民兵队长。

在进行土改的时候,民兵们从地主家里起出7支步枪和500发子弹,凭借这些武器弹药,他们建立了民兵组织。

由于高山在当地放牛十多年,对这带的地形非常熟悉。

哪里有沟,哪里有岭,哪里的路好走,哪里可以藏身,他都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他练就了一翻功夫,可以用石子教训不听指挥的牛。

天长日久,他的石子打得非常准,要打哪头牛,就打那头牛,要打牛眼,保险打不着牛角。

当周政委(邱丰毅老师饰)教他如何打枪时,他很快的掌握了这一技巧,并且指哪打哪,成为一名让敌人胆战心惊的神枪手。

来年春天,鬼子对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大扫荡,他们派出1万多人外加几千伪军,进行拉网式清剿。

为了应对这次扫荡,八路军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到外线去打敌人的七寸,一时间敌占区狼烟四起。

高山他们把群众转移进附近的山洞,并利用夜色对鬼子进行偷袭,缴获5支三八大盖和部分子弹。

一个月后,鬼子的扫荡结束,大部分敌人已经撤离,少部分鬼子和伪军驻守在刚刚修建成据点的村子里。

主力部队为了拔除这些据点,他们用梯子组织冲锋。

由于缺少重火力的掩护,部队要死伤超过三分之一才消灭据点内的敌人。

高山看到这一伤亡惨重的胜利,和村民们把据点的石头全部扒了。

防止下次鬼子来扫荡,再垒砌更加牢固的堡垒,给部队造成更大的损失。

随着根据地的建设越来越稳固,村里的民兵被选拔进区小队,区小队骨干被选进县大队,县大队的成员则直接变成野战部队。

通过这种参军模式,八路军战士得到有效补充。

送走了民兵骨干,高山又迎来了一批新兵蛋子,他加大对新兵的训练力度,保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月份,区小队在宋庄住宿,被村里的地主出卖,引来了县城里的伪军和汉奸队,赵区长不幸牺牲。

经过会议讨论,县委周书记提议,启用对当地非常熟悉的高山当区长,获得全会人员的通过。

当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成为教宗徒弟以后 深渊求生:开局被欧皇附体了 重生之悠然田居 相爱就不要离开简芷颜沈慎之 长乐歌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宅斗之玉面玲珑 三国大领主 婚前试爱 君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