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回将远行(2/3)

养暗卫,这是世人尽知的,但是谁家养了几名暗卫,他们的身手如何却是最深的迷,除了家主和被保护对象之外,所有见过世家暗卫的外人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暗卫杀死。

“朕还要仰仗诸位保护,你们辛苦了。若诸位愿追随于朕,朕许诸位以十年为期,十年后,所有的暗卫一律恢复自由之身。”周炯对乙字四卫很郑重的承诺。

乙字四卫先是面露震惊之色,然后齐齐跪下沉声说道:“属下誓死追随陛下。”

周炯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你们是否还在训练新人?”

乙一赶紧回道:“回陛下,今年正是选人之年,丙字四卫已经着手进行了。”

周炯点点头,缓声说道:“招丙字四卫回来吧,今年不要选人了,往后都不选了,朕希望你们是最后一代暗卫。”

“陛下!”乙字四卫惊呼出声,他们万万没想到竟然会听到这样的旨意。

周炯长叹一声,缓缓的说道:“谁人不是父母生养,谁的命都只有一条,朕不愿背上那么重的杀孽……”

乙字四卫沉默片刻,齐齐向周炯磕头,磕罢,四人涩声说道:“属下替天下孤儿谢陛下活命之恩。”

周炯长叹一声,“朕当不得这一声谢啊,四位快快请起……”

乙字四卫站了起来,再次向周炯躬身行礼,确定皇上没有其他吩咐之后,四人飞身跃上大殿四角的梁柱顶端,继续潜伏保护。

看到乙字四卫身轻若飞絮,迅捷如闪电,周炯心中才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处处退让,不与世家为敌,想来世家也不至于要取他的性命吧。看到父皇砍下的首级出现在长子周宇的房中,周炯心里其实如明镜一般,他知道这是来自宇文世家的报复与警告。只是这话他断断不能说出来。如今朝庭的势力日渐衰微,他只有与世家保持相安无事的状态,才能多支撑几年。倘若立刻与世家反目而仇,只怕周氏的灭亡就在眼前。

周炯压根儿没有一点为他父皇报仇的想法,他如今只想着彻底收服暗卫,将来带何敬出宫后的安全也能更有保障一些。

正月二十四,朝庭正式公告天下,大行皇帝周献宗暴病而亡,太子周炯继位,改年号为顺宁,册立太子妃梁氏为皇后,皇长孙周宇为太子。

献宗是怎么死的,天下百姓们不清楚,可是世家与文武百官却是门儿清,只是谁都不会说破罢了。

顺宁帝周炯行事宽和,除了有些小气之外,比他父皇周献宗真是好太多了,朝中官员都暗自松了好大一口气,一些告假避祸的官员也都纷纷销假回衙,一时间周氏朝庭的运转竟比周献宗在位之时顺畅许多。

刚刚当上皇后的梁氏一时也顾不上找宇文世家的麻烦,毕竟做皇后与做太子妃不同,她得管理整座皇宫的所有宫务,而原本管理宫务的几位太妃并不甘心交权,可没少给新上任的梁皇后找麻烦,将梁氏折腾的焦头烂额,整日里不得安生。

宇文信得到内线的密报,又下了几道指令,于是梁皇后便越发的焦头烂额了,每日里忙的连完整的吃完一餐饭的时间都没有,只不过做了数日皇后,梁氏竟然生生累病了,这一病还不轻,太医诊断后要要求皇后必须卧床宁心静养,绝不可再多思多虑,否则便有性命之危。

顺宁帝与梁氏早就形同陌路,梁氏卧病不起,顺宁帝非但不担忧,还暗暗地很松了一口气,他如今正在暗中为自己离宫后的生活做各种准备,他可以不做皇帝,却也不愿意出宫受苦,因此要做的准备可是不少。

宇文信看罢来自北宫的密报,不由冷笑起来,看来这顺宁帝周炯的小心思可不少呢。不过只要他不对世家动手,宇文信也不会主动对周氏出手,他要忙的事情并不比顺宁帝少,整个宇文世家要借这次举家西行的时机搬离洛京城。

“信郎,东西都收拾得了,我们真的一定要搬离洛京么?”元氏走到丈夫面色,眉间拢着轻愁,低声的问道。

宇文信伸手将妻子拉到自己身边坐下,笑着问道:“东西都收拾好了,阿蓉怎么还这样问,难道你真这般舍不得离开洛京么?”

元氏轻叹一声,低低的说道:“妾身自小生于洛京长于洛京,新朋故旧全在洛京城中,这猛的要离开,心里着实不是个滋味……”

“咱们也不是永远不回洛京了,长不过三五载,我们一定会回来的,阿蓉,你只当出了趟远门罢了。”宇文信体贴的劝慰妻子。

元氏点点头,轻声说道:“妾身总是跟着信郎的。你去哪里妾身就去哪里。只是……唉……”叹了口气,元氏将几乎要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也将对两个女儿越来越不贞静娴雅的忧虑压了下去。

宇文信与元氏夫妻多年,怎会不知道她真正担忧的是什么,无非是担忧离了洛京城这王化之地,住到乡下坞壁中,两个女儿怕所受到的约束会越来越少,少不得被纵野了性子,变成两个乡下野丫头。

“阿蓉,莫要想的太多了。这几日你也够忙的,总算忙的差不多了,快回房好生歇着吧。明儿还得去舅兄府上辞行,你若是差了精神头儿,舅兄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