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回目录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钦天(1/2)

谨以此文向僵尸道长、盗墓笔记、鬼吹灯系列致敬

姑妄言之姑听之,不喜听之自走之。

何为钦天监

一说,钦:代表皇帝。天:天象,天气。监:监督,监察。

二说,钦:观察,观测。天:天气,天象。监:官名。

史料上有明文记载钦天监这一官职的诞生,演变。是从秦朝开始到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天时显币。到了隋朝,钦天监一职名叫太史曹。隋炀帝一时兴起将“曹”字改为“监”字。成为了太史监。

两代隋朝被唐朝所灭,唐初将太史监又改成太史局,后面历代皇帝,闲的蛋疼又根据个人喜好,将太史局改成: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秘书省。到了726年也就是开元十四年,唐玄宗李隆基,这位当了太上皇还操心朝廷大事的大忙人,将钦天监从秘书省中分裂出来,又叫回了太史局,归秘书省管辖。

而到了758年李显觉得自己这个老爹把持朝政几十年,根本不给自己这个现任皇帝一点脸面看,再加上自己老爹日渐老去,再不蹦跶几下,以后史官没法记录下自己的丰功伟业。心思一活,渐渐伸出自己的手,试探性的将太史局改成了司天台。

无奈安史之乱,败光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位日渐西垂帝国的家底。话说到了五代残唐,宋初司天台又被改成了司天监。到了明朝,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马脸朱元璋将司天监正式改成了钦天监,并允许洋人加入。直到孙文挑起辛亥革命,一举掀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这回一直得到清闲基本上没怎么改名字的钦天监到此真正消亡。

而我们的故事也就从这个时间点上讲起,不过先容我卖个关子,让我把话题扯得远点。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儒家,墨家,法家,杂家,农家,家,阴阳家、明辨家等。三天一小辩,五天一大辩,欣欣向荣。战国七雄,众所周知。齐、楚、秦、燕、赵、魏、韩、以及无数个小国。同样闲的蛋疼的六国齐、楚、燕、赵、魏、韩六国君主准备举行个聚会,六个大boss全都在邀请的范围内,偏偏少了秦国。这秦王秦孝公脸皮也挺厚,大老远的派人问话:“你们请了那么多人,为啥不请我”六国君主哈哈大笑:“你个占据蛮夷之地的蛮子,怎么能和我们这些开化之地的君主相提并论

也许后世南方文人嫌弃北方文人汗臭如牛的缘由就由此而来。

秦孝公这货受了六国君主的嘲笑,这可不得了啊,人家好歹是一国君主,怎么能受这奇耻大辱于是秦孝公准备励精图治,最后他遇到了一个人:“商鞅”,徙木立信一直出现在后世历史课本上的“商鞅变法”一课之中。

商鞅这人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货鼓吹小罪重罚,连坐制度,战功封爵。一时间,秦国民风变得及其彪悍,为后来秦国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商鞅这举严重触犯保守派的利益,秦孝公死后,最大的保护伞不在,商鞅不得善终,当然这事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我要说的是嬴政,这位身世成谜,从一生下来就被史书记载:“胸骨高耸,泣声如狼嚎虎啸”的典型富二代,接过老祖宗的重担,在内有法家李斯定国,外有王翦、蒙恬破城攻国的情况下,摆脱“合纵”的尴尬场面,在“连横”的情况下时不时在别国的背后捅上几刀子,最后灭了嘲笑过他祖先的六国,建立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外儒内法,君权空前的加强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紧接着“焚书坑儒”压下去不识时务而且十分聒噪的士子。这时的秦始皇如果让别人叫他一声爸爸绝对没有人敢叫一声爷爷。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开始无所事事,修了只在文章中听说过的阿房宫,野史中说,这是为一个名叫阿房的姑凉修建而成,男人么,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咳,有点扯远了。修建了至今无人能盗的皇陵,泰山封天,这时年近天命的嬴政,开始有点飘飘然起来,他开始留恋人世间的繁华,害怕死亡的到来,秦始皇这时开始要修仙,想要长生不老。也就在此时,阴阳家应运而生一位术士,名曰:徐福。身为陆地真仙的徐福哄的秦始皇一愣一愣的,最后他决定派遣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前往海外仙山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结果,不厚道的徐福一去不复返,留下千古之谜,留世人为之辩不休。

我为什么要提徐福呢我觉得从我的角度上来看,徐福,算是一名钦天监。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败家儿子的挥霍,秦二世胡亥听信赵高谗言,闹出了“指鹿为马”的笑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最后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项羽干掉,腰斩秦二世,杀掉开门迎敌的赵高,一把大火烧尽阿房宫,挥兵三十万三天,一心要盗秦始皇的斗,最后不了了之。可最后天下却被汉中王,一个市井小民,无赖刘邦夺得天下,史称西汉。

话题再往远扯。汤末,纣王残暴不仁,荒淫无道。周文王,临水遇贤。见一八十岁老头鱼饵离水三尺垂钓。文王不解,故问之原因。老叟答曰:“愿者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目录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