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章 粽子(1/2)

姑妄言之姑听之,不喜听之自走之。

周独目眼瞅着那黑影撞破墙壁,逃的无影无踪。又看向那沾染着虎口处鲜血的钢鞭,砸了砸嘴:“啥是粽子啊?”

众人用看待白痴的眼神看着他,啥都不知道居然还敢来盗墓,这命也真的是大。

那什么是粽子?

国人喜欢讨一个喜庆点的说法,住在海边的渔民,出海打渔,上船之前那可是万万不能提一个“翻”字的,说了这个字,赶紧吐口唾沫跺上两脚。

历代科举考试,书生攒够路费前去赶考,赶考前夜亲朋好友送其猪蹄,意喻谐音“朱题”(注:科举考试但凡考上之人,借用红色朱砂提笔记于榜上,张贴出来,此之谓:朱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来讲,那些包裹严严实实的尸体,就是僵尸。只不过是被环境影响,成了气候。或是被身怀异术之人,炼制而成,用于不可告人的秘密。

盗墓一事再怎么往脸上贴金,都改变不了它是一个靠挖人坟墓赚钱,损阴德的活儿。

历来这墓里边出的物件,统称为冥器。

可一但要是入了市场,那就得改名换姓成明器。

身穿绫罗绸缎的富态商家未必有上好的明器,那些蹲在摊子上,裤腿上泥巴还没干,蔫不拉几,耷拉个眼皮子的田间老农未必没有上好的物件。

相中那件,先和主人过过手。二人伸出几个手指在袖口里一番摸索,就知道彼此的价位,要是成了皆大欢喜,要是不满意,您呐再去别处淘淘,买卖不在仁义在。

那张嘴就是一句:“哟,这件东西不错,少说也得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吧,开个价吧,小爷看上这个物件了。”的这种人买不来真东西。

像这种生瓜蛋子,最容易被行家嫌弃。

毕竟土里挖出来的东西,咱不能见光不是?

而那僵尸被称为粽子,一是形象,全身缠满布条,一动不动待哪儿,逮着活人就要吸血。

二是因为一个流传在盗墓界里边,传奇人物严燕子的传奇故事。

这个名震四海的严燕子,少年得志,出入于各大古墓之间,毫发无伤,盗墓界里边的人提起他,无一不是竖起大拇指,诚心实意的说一句:“我服。”

但这严燕子嗜酒如命,也有后来之人推测,少年时受了这古墓的阴寒之气,不得已喝酒驱驱寒。

据传,有一次这严燕子带着一帮子人去盗墓,中途老毛病可能又犯了,喝了几坛酒醉的是一塌糊涂,任由人把自己抬进古墓之中。没办法啊,这可是那孙悟空手中的定海神针啊,没他在,盗起墓来这心里不踏实啊。

结果这墓盗了一半儿,遇到粽子了,当下就死了好几个弟兄,众人拿那粽子是一点折也没有啊,哭喊着摇醒这睡了快一天的严燕子。

酒意还没完全过去的严燕子,被人摇醒,看着这眼前杀红了眼的僵尸,醉眼迷离张嘴就来:“好大的一个粽子!”

严燕子,既然有燕子之名,轻功自然不在话下,众人看那严燕子从那太师椅上站起来,踉踉跄跄走了几步,突然一口气提再胸口,抓住那墓室的房梁,轻飘飘的荡了下来,恰似那春天裁柳的燕子。

一只大手按在僵尸的天灵盖上,另一只手已经绕到了下巴,人还在天上,借着这股子力气,将那僵尸来了个倒栽葱,插在地上一动不动,然后又醉醺醺的躺在椅子上睡了过去。

事后,李燕子的名声越来越大,而这把僵尸称为粽子的笑闻也随即传播开来,久而久之居然成了盗墓界僵尸的代名词。

众人没有管还在疑惑的周独目,打着火把,点着四周的油灯,看向四处。

原先藏在那角落里,吸食鸡血的粽子已经不见身影。原地扔了一个已经被吸的一干而尽的公鸡,不远处那个和身子分离的鸡头,诉说着刚才它所经历的恐惧。

整间耳房并不大,约摸也就有只一百平左右。

墙角零零散散放着一大堆古籍,《参同契》、《太平经》、《阴符经》等等一大堆道教典籍。

方然小心翼翼的打开一本《黄庭经》,密密麻麻清秀的字迹填满整个书籍,上面记载了自己对《黄庭经》的认识,评价以及相关内容的修补。

方然点了点头,书中一些墓主人自己的见解,尤为独特,着实能让人眼前一亮。

方然正在比对自己与墓主人之间对《黄庭经》的看法,旁边有一个拍了拍方然的肩膀,回过头一看,是孙龙。

“怎么了?”

“那油灯里面的灯油不简单,好像是鲛鱼的油脂。”

方然食指点了一下灯盏中看起来略微有些发黄的灯油,细细磨砂。

人人都好面子,家里穷的叮当响,都快揭不开锅的人家都希望自己能风风光光的下葬,这表明自己在旁人心中的地位大小,位置高低。却忽略了一点,活是为自己活,死也只是为了自己死。

人人都懂,只是人人都不想真懂。

面红耳赤交流了半天,别人不答应你说的话。最后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