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0章 谣言(1/2)

两日不到,十一条船就抵达蓼城。蓼城建在黄河入海口处,后世利津的南面,乐安国境内。

辽东号这样的大船一进入海港就引起岸上众人的好奇心,如此大的船舶在海上驶过来还是头一次。要知道黄河上也有大船,可那样的大船重心太高,一旦到了海里很容易沉没,最让人古怪的是船上的风帆,和大家映象里的完全不一样。

一时间,码头围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风帆收了大部分,只留了尾帆,正好码头还有空位,船舶缓缓往码头靠。

还没靠近码头,闻听消息的崔海已经赶了过来。有崔海的帮忙,停靠码头就容易多了。

一行人停靠在码头后,崔海立马上了辽东号。

“总算把你小子盼来了。”崔海一上船就说道:“赶紧给我整点吃的,这些天没吃到你弄的肉,可馋死我了。”

“好嘞,你先坐一会,咱这就给大功臣弄吃的。”张旭笑道。

船上冷冻室里有卤过的野猪肉,只需热一下就可以了。少顷,一大盘卤猪肉端上来,少说也有一公斤,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张旭也知道崔海最想吃的还是野猪肉。

崔海端着盘子大快朵颐,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几天没吃过饭的乞丐。

“崔兄,上回去西盖马还买来得及谢你,这回有麻烦你,这样,晚上给我找间蓼城最好的酒楼,兄弟陪你喝个痛快。”张旭见崔海将那么一大盘肉吃完后对他说道。

“别!再好的酒楼都没有你弄的菜好吃,还是在船上吃吧,咱不介意。”崔海赶紧说道。

轮做菜,这个时代没人能超越张旭。

“崔兄,你知道崔馨姑娘去哪里了吗?我找了好多天也没找到她。崔老太公又不肯讲。”四处搜寻不得,张旭只好问崔海。

“这事我也不知道,你还是问崔馨吧。”崔海说道。

“真是服了你们这些人。我要是能问她还问你们干吗?”张旭很是无奈,除了经济上的往来,东郭和东汶对张家湾还是非常戒备,其他村落也是如此,看来想要改变现状还真是不容易。好在自己不依靠他们的人也聚集了四万多人。

离天黑还尚早,码头上人气急剧较少,在天黑之前会关城门,许多人赶在关城门之前回去。张旭他们睡在船上,自然不用担心,崔海睡在码头的客栈,也不用担心。

吃过晚饭,天色开始变暗,夜幕降临。

码头上客栈酒楼等各处的灯火陆续亮起来,长长的灯火宛若一条火龙倒映在海里。

街上三三两两的人,偶尔有人在店里吃饭。待到夜色渐暗,各个店铺的生意反倒开始红火起来。

“崔兄,咱们上岸喝酒去。”张旭邀崔海去岸上喝酒。

古时候夜生活甚少,崔海也很无聊,便应允。

张旭带了徐荣等七八个人下船,找了一间较大的酒店,虽说比较大,可还是很寒颤。酒店里生意虽然比不上白天,可人气也不差。张旭寻了一个靠窗的地方坐下来,叫了三斗醇酒,羊、猪三种肉各点了一大盘,几个人开始喝起酒来。

这样的聚集,大伙还是头一回。所以徐荣几个很是兴奋,可待到吃了点的两大盘肉,顿时觉得亏大了。

“主公,难吃死了,做出这样的味道也开店?”徐荣不解。

“哈哈!”崔海大笑:“俆兄,你这几个月呆在张旭身边,嘴都吃刁了,要不是我有家族的束缚,我也跟你主公混了。”

徐荣有些不好意思了。将近两个月前,他还为前途迷茫,后来跟了张旭,每天过得很充实,完全融入到张家湾,和他一同过去的流民也基本融入到张家湾中去,不分彼此。如今崔海这么一说,他感到骄傲也感到羞愧。

“旭哥,就这样的味道都能开酒楼,我们也能,还会比他们做得更好。”韩闯劝道。

“酒楼的事以后再说吧。眼下最关键的是安全将粮食运回去,让大家填饱肚子。而后再言其他。”张旭道。

开开心心出来喝酒,不料下酒菜反倒使得酒兴全无。

“听说沓氏县张家湾招收流民,管吃管喝,咱反正也活不下去,我打算投靠张家湾去。你们几个要不要一起去?”一个声音传入张旭等人的耳朵,张旭循声望去,只见五个身材魁梧的青年围着一桌,说话的是一个典型的青州大汉,国字脸,满脸络腮胡子。

“管兄,听说那里冬天比咱们安乐国寒冷,哈气成冰。而且那里人烟稀少,虎豹出没,山匪横行。虽然张家湾管吃管住,就怕人家没安好心,等咱过去了,往死里折磨咱。”一位汉子说道。

“怕啥,咱啥都没有,就烂命一条,人家给吃喝,你总不能啥事都不帮人家做吧。如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到张家湾去碰碰运气。听说前些日子辽东和玄菟有三四万流民去了那里,那么多人,都往死里用还不得闹民变。”姓管的汉子道。

“管兄,实在是人生地不熟,前途未卜啊。”另一人开口说道。

“听闻白天的大船是从辽东过来的买粮的,照这么看,辽东乃苦寒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