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派兵口信(1/2)

无妄和尚眼见着杨不留一言不发地盯着他瞧,大有一副不惮于端坐到水枯石烂的架势,心如止水得他这六根清净的和尚都要忍不住叹一句自愧不如。

片刻僵持之后,杨不留却忽然低声笑了。

“大师愿意告诉身世之谜,劝导解惑,小女子感谢不尽,至于其他论断,任我再多诡辩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全凭着大师一念之别。”杨不留又将视线偏转到窗棂的方向,眯起眼睛定定地眺着林叶间随风恍惚摇曳的影子,低头握着茶杯在掌心转了几圈,直言不讳道,“只不过……大师得知我来寺中拜见,竟还特地招来寺中武僧悄无声息密不透风地围在这禅房僧舍外——大师未免高看小女子了,我哪儿有甚么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事?既是前来商谈,这点儿真心实意还是有的。”

无妄闻言,脖子登时一僵,眼神躲闪了一瞬,随即却撞见杨不留得以确认颔首的表情,微微叹了口吻,脸色舒缓地失笑道,“杨檀越言重了。有道是……”

“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杨不留冷声打断他,面无表情地相持了半晌,眉眼中的冷淡嘲讽才缓缓褪尽,苦笑又道,“也盼看大师能知晓——无故祸国殃民之心,我也从没有过便是了。”

杨不留抬眼觑见无妄眼力中一闪而过的猜忌,一时不知该对这猜忌摆出何般应对的脸色,挣扎来往还是面无表情,只沉默地垂下眼珠,盯着茶炉里将熄未熄的炭火,低声道,“我想试试,毁掉西域暗线。”

“西域密探这张网在中原大地埋布了二十年,二十年来悄无声息,却时至本日从未尽尽,护国寺也好,温家人也罢,终回是拿着那些个蛰伏不动的密探毫无措施……但现如今,还能留着它再择新主,奋而再起吗?”杨不留沉重地摇了摇头,“单就我所知,北境一线接连寻衅,便正是西北细作的手笔。他们偏偏在此皇城之中各怀鬼胎的年岁里蠢蠢欲动,难道认真要坐以待毙,等着见一个打一个吗?”

无妄强撑着无波无澜的脸上被她一颗石子投起涟漪,他这护国寺方丈操的就是家国安定的心,当着肃王的面把话说得狠尽无非也是钓鱼,等着这风声飘散,等着有人登门访问,探一探来意,若是个危险人物,瓮中捉鳖也未尝不可。

只身犯险,这姑娘已经拿出了十分有余的诚意了。

无妄和尚此时方才敢认定,这杨不留虽三分神似阿尔番丽,却幸而并未肖像在她那肆意将中原化为焦土的心思上。和尚慢吞吞地喝了杯茶,手中佛珠的拨动也随之放缓,“西域密探是招险棋,既是筹码,也是利刃,并非人人都能驾驭。不瞒檀越,贫僧虽心中待肃王府稍有偏向,然而肃王殿下无意,也非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困难。此事单凭檀越和护国寺承担,恐怕也是举步维艰。至于其他几位朱紫……”

无妄和尚余光瞄着一旁棋盘上的残局,缓滞地摇了摇头。

杨不留沉默了一会儿,轻轻拈了四枚棋子,列成一行摆在方桌上,指尖由左至右轻轻一点。

“懿德太子、昭王、肃王、宪王。”杨不留眉梢微扬,“大师如何感到?”

这话提到桌案上未免太过明目张胆,无妄愣愣地看向杨不留,十分不端庄的磕巴了一下,“杨……杨檀越这是何意?”

杨不留大有要就此撂底的架势,指节在桌面上叩了几响,慢条斯理地分析了一番现如今在朝堂上稍有地位的皇子的形势如何,随即不咸不淡地做结道,“太子殿下背后无武将支撑,这是个硬伤,东宫参政时不知大师可曾留心,递上往的折子尽是民情凄苦,仁德有余,泗水谋算也不差,可恻隐之心甚重,日后恐有掣肘。”

抛开懿德太子的瑕不掩瑜,另三位的不足之处便显得昭然。

“昭王殿下……皇上之所以不委以重任,无非是念及二殿下同他年轻时太过类似,也是个但凡握有兵权,便可以揭竿而起的野心勃勃之人。至于肃王殿下——”杨不留一时失笑,“我蓝本还当他许是心里能有那么丁点儿追逐皇位之意,他倒好,胸中骨血里只较真儿着潇洒仁义,那些治标不治本的胡乱政务在他眼里一半儿都是在放狗屁。”

杨不留脱口而出之后才意识到出言无礼,合掌致歉又持续道,“至于宪王殿下……秦相爷和贤妃娘娘如今宫里宫外接二连三的腹背受敌,他若在此背水一战中不能得胜,恐怕很难落得什么好下场。”

无妄没表态,只是听她一针见血的指出这几位皇子毕竟是什么德行,一时可笑,“那要照你这么说,这东宫之位哪儿还有合适之人可以承袭?”

杨不留心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大师可曾想过,这世道如今需要的毕竟是明君?还是手段卓尽独揽大权的帝王?治世之责绵延数代,可到头来能造就盛世的帝王又有几人?难道贵胄血脉,只非他们几人不可吗?”

无妄头皮发麻地怔在当场。

“……”杨不留微微笑着,她并不期待在这儿能得到一个确实的认可或是答复,她不再赘述,喝尽茶水,轻轻放下茶盏,规矩地起身合掌,颔首施礼道,“本日能同大师一叙实为有幸,日后小女再做叨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