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曲中借粮(求推荐票!)(1/2)

古代的夜晚总是无聊的,有钱有闲的人家会在家看书或者斗鸡斗狗,西域人家大多是没有这么富余的,孤寂的夜晚劳累上一天的男女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造人。

偏偏古代医疗措施摆在那里,新生儿夭折几率极高,便是活下来,能不能长大成年尚是两说,这也造成了大多数没什么文化的底层民众不是很重视卫生问题。

就比如现在街上锣鼓喧天,一群光着屁股的孩子从郭昕的面前追逐着跑过,惹得身边的姑墨贵族们直皱眉。

“谁家的孩子这么没有礼数,要是冲撞了大人怎么办?!”顾广对着身边的人发怒道。

“无妨。”郭昕说道。

这里之所以这么热闹倒不是因为过节,而是龟兹的戏曲团来到了姑墨。

这也是郭昕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之前刘校尉与郭启祥回姑墨复明的时候,顺带也把他们带来了。

《全唐文》中的《内夷檄》曾言: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中华,吾不谓之夷矣。

郭昕也是这么想的,华夷之辨的三大标准血缘、地缘、文化,血缘暂时无法解决。

地缘上西域虽然不是中原,但也被汉家经营近千年,是无可争辩的中华领土。

而文化则是最容易改变的,暴力手段两代就能让大多数后人忘记先祖衣冠,温和手段几代人也就差不多,而仅仅只是衣服语言文字上的变化更快。

戏台上,来自龟兹戏曲班的戏子们卖力的表演着,第一出便是《兰陵王》,这戏曲在唐代极为有名,而且这位英雄一生的事迹极其传奇,其结局又极具浪漫主义的悲剧色彩。

用来给平民百姓和贵族们看都是极好的。

郭昕一行人来到戏台旁酒楼的二楼,席位酒菜皆以备好,众人入座,戏台上的戏曲演的正酣。

当唱到兰陵王五百骑兵解金墉时,楼下一圈的民众连续不断的叫好声让他内心颇为高兴。

这里的《兰陵王》自然不是原曲,而是经过一定程度改编的,原本悲剧式的结尾被改成了开放式的结局,语言也从汉语改成了姑墨本地语言,这事得循序渐进的来,急躁不得。

一曲完毕,不仅是台边民众回味于那位英雄的光辉事迹,就连酒楼上的贵族们都回味不已。

戏曲班的众人都是当初跟着郭昕在西域打过许多年仗的,扩军之后年龄到了,退下去之后感兴趣的就组上这个戏曲班,无论是唱腔还是动作都极为铿锵有力,高长恭起手投足之间的英雄气概也惟妙惟肖。

“不亏是兰陵王啊,只是可惜这戏曲没有唱全,高长恭的结局才是整个戏曲的精华所在。”顾广忍不住感叹道。

“有时候人间的苦难太多,戏曲上就不要再重复这些悲剧了。”郭昕拿起酒杯抿上一口,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今日到底所谓何事。

“是呀,这西域最近是越来越不太平了,那大食人居然也进来掺和一脚,怕不是又有多少人家毁人散。”顾广半是顺着郭昕的话继续说,半是在感慨。

“顾老此言有理。”

“当不得,当不得。都护不嫌弃叫我一声崖廊就好。”顾广赶忙站起来说道,虽然他年纪比郭昕高不是,但在身份地位面前还是不敢逾越。

“坐。”郭昕说道。“你看这乱世之中,唯我安西治下还能歌舞升平,百姓尚能安居乐业,这西域诸国还有谁能做到?”

“但是,现在我同袍却还在受苦,我于心不忍啊!”话锋一转,郭昕开始跟顾广诉起苦来。

不仅是顾广,其余的姑墨贵族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本能的警惕起来。

自从他们送过去的贵妇被原样奉还之后他们就一直有些不安,这安西都护不敛财,不好色,甚至不知道有啥特殊癖好,这让贵族们无从下手。

你说喜欢财吧?这些贵族祖祖辈辈积累的财富里有的是奇珍异宝,不怕他不喜欢。

你说好色吧?他们连老婆都能送出去,要什么女儿他们不给?

关键他们对郭昕的喜好一无所知,这就让他们做事畏手畏脚,生怕又让郭昕不悦。

“都护的意思是?”顾广不解地问道。

“我决定把收留一批流氓,但我安西现在粮草不足,所以想跟诸位借一点。”郭昕不慌不忙地说道。

“这,这......”顾广等人没想到居然这种事情,顿时急了。“都护,这些流民收拢起来可是祸患啊!”

“养不活才是祸患,养活了就是助力。”看着着急起来的贵族们,郭昕早有预料,但安西都护府想要强大,现在就必须从这些人的嘴中弄一批粮食出来。

但也不能太狠,毕竟暂时还需要依靠他们统治姑墨,不能让他们伤筋动骨心生反叛。

“可我们实在是没有粮食了啊!您是知道的,之前吐蕃军来姑墨劫掠,不少人在城外的粮仓都被洗劫,真的拿不出来这么多粮。”顾广一副仿佛被逼到绝境的样子。

郭昕却在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吐蕃军的劫掠哪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