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十六友(1/2)
起天津的纺织业那可是一个大产业,以当时的中国而言,有上青天之,即够规模的是上海,青岛,天津。
天津第一家机器纺纱厂是北洋军阀政府开办的直隶模范纱厂,地址在西窑洼。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致使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棉纺工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华北地区棉花、棉纱最大的集散地和进出口岸,继而,又成为华北最大的棉纺业中心。
天津最大的棉纺业就是六大纱厂,即华新、恒源、裕元、北洋、裕大、宝成,先后建于191年至1921年。
据195年的资料统计,这六大纱厂当时共有资本1818万元,占全市各类工业资本总数的8,河北、山东、山西三省所产棉花的22供天津棉纺业使用。
当时,天津棉纺业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这六大纱厂中,有两家最大的建于运河附近,分别是。
华新纱厂,191年由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创办,厂址设于金钟河北于庄,该厂资本为240余万元,投产后仅四年就获利41万元,几乎超过资本一倍。
196年,迫于环境,该厂被转售给日本钟渊纺绩株式会社,改名为钟渊公大第七工场,简称公大七厂。
恒源纱厂,1918年由直隶模范纱厂与恒源帆布厂合并为恒源纺织有限公司,厂址建于河北堤头,当时有资本400万元,织布机200台,后因日货排斥,连年亏损,于194年由银行团委托诚孚信托公司管理。
公大六厂在198年底发生一场大火,一号仓库储存的几千包原棉全都化为灰烬,数千平米的仓库烧成一片瓦砾,火势借助大风,烧断高压电线,造成全厂停工。
公大七厂原棉仓库经常出现火情,从199年年初开始发生大火灾不下几十次,日本人急得发了疯,但仍然找不到放火人,后来日本人把原棉的存放办法改为先露天堆放一段时间然后再入库保管,可是露天堆放的原棉垛照样起火。
到着火的事既不能不关键的那几个人,公大六厂棉花库过磅工人郭长年,他的老婆粗纱工郭慧珍和公大七厂的粗纱女工郭秀珍,宋秀茹等人。
由于经常着火,日本人开始乱抓嫌疑犯,实行隔离问话,毒打,甚至假枪毙等方法,但仍然找不到放火人。
甚至在此期间,公大六厂又发生一场大火,一夜之间,把线毛车间烧成一堆瓦砾,逼得一个值班的日本工头投火自尽。
几个女工是干姐们,住的也不远,平常没事的时候经常在一起聚聚,加上俩人的丈夫安忠信和李振元,六个人倒也能凑上一桌。
在外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交往,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黑字的情报人员,每次的聚会其实是研究工作,商讨破坏方案。
“郭大哥,现在我们有了基本的队伍,我一数,是二十六个人,分布在纺织行业的多个工厂。”
“很好,不过我的意见是以后只有我们活动,振元你们两口子转到暗地,如果真的出事也好有个报信的。”
“大哥,你这话我们不耐听,都是黑字的人,干嘛整鬼子没我们的事我们白拿钱不干事。”
“不是这意思,这是上头的决定,你要服从。再,你要明白,和鬼子干是长期的,应该讲过多少次了。”
“如果是命令我们遵守。”
“这就对了,我看既然不以黑字的名义,我们要有个名字,你不是是二十六个人吗干脆,就叫二十六友,以后就是我们活动的代名词。”
他顿了顿:“钱的方面要足足的,干事的人要有体力,不能天天棒子面,千万别忘了,上头还专门了这件事,这些人也是一天相当于半块大洋的标准。现在各种整鬼子的方法。”
“那方法还不少,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这些。
1大家商定当天交多少产量,大家就都交一样的,而且少得可怜,日本工头查不出领头人。
2大家泡茅房,机器开慢转,拨亨司表,油孔里放砂子,故意制造麻烦耽误生产。
喷漆的则不声不响地把油漆整桶整桶地倒进地沟,修理打磨的尽量延长时间。
4针对日本监工巡查车间的规律,便派人放哨,也就是鬼子来了干一点,鬼子走了散半天。
您想想,像七厂这一个拥有七百台布机的第二分厂,每天仅仅产布二百匹。”
“方法还有在琢磨,火苗子有机会就点。总之一句话,自己先没毛病,然后把厂子弄得到处都是毛病。”
公大七厂承担了为日军制造药布的任务,车间工人想方设法破坏设备,制造卡梭、断线等事故,药布根本织不出来。
七百多台织布机,工人故意往皮带里放沙子,使机器光跑棉花而很少出纱,一天也织不出多少布。
泰兴纱厂为日军织军毯,工人们联合起来拆掉抽水机的传送带,破坏总发动机,结果工厂经常因无水无电而被迫停产。
华皮毛厂发生大火,有五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炮灰千金逆袭记
婚然心动
少年风水师吴峥
重生九十年代纪事
重返70年代:当个小仙女
帝君盛宠:百变小毒后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古玩之金瞳鉴宝
穿成恶毒女配后被男主们偷听心声
总裁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