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日军哗变(1/2)
尚进勇回家的时候,藤泽院长已经在那里等候很久了。他知道,按照事先的约定,没有紧急的事情,是不会到家里来的。双方没有什么客套话,直接进入主题。
199年年中,由华东,华南等地准备回国的000多日军士兵,乘船到达天津大沽口时,日军大本营临时改变计划,决定让他们在大沽口下船,然后换乘火车开赴山西前线,进攻八路军。
“日夜盼望回到家乡的士兵,感觉受了欺骗和愚弄。这些人中有我们反战同盟的人,按士兵委员会的意思,大家准备哗变。”
“199年8月2日,在海河东堤,二十七师团百余名反战士兵,因偷渡海河与宪兵隔河枪战,宪兵队被打死0多人,反战士兵也死亡了10多名。和这件事,这些人有关吗”
“没有,这次是有十几个联队的番号,还有来自师团,旅团的参谋。当然,你们对第2师团做的事情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
“看样子,你们的士兵之友还是很有效果的。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不知道您的意思是他们想做什么我会帮忙做什么”
“正是因为事情重大,我才直接到这里。士兵委员会有几个代表,我的意思是他们和您谈一谈,看看怎样实施计划,争取最大限度的跑出一些人。”
“这个没有问题,我也希望尽快见到他们。您来安排时间,越快越好。”
第一时间,叶奋韬得到了这一消息,转天的晚上,尚进勇来到他的私人办公室,同时进来的还有兰黎明和姚水明。
“老尚,见面的情况。”
“我们是在塘沽见的面,士兵委员会代表是一个中佐,联队的高级参谋。一个少佐,是个军医,一个大尉,是个炮兵。那个中佐应该是组织者之一,其余那两个都是反战同盟的人。”
叶奋韬转身拿过整整三盒雪茄:“老几位,我让他们准备夜宵了,茶两个时换一回茶叶,今天无论如何要把这件事议出来。”
“我接着,他们希望我们帮忙的一件事是,这里面有接近一百人的家属,如果一旦哗变,家属的生命无法保证。希望我们提前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这是应当的,老二马上安排,从水路送他们到蓟县,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由于前些天发生的2师团偷渡海河进入意租界的事,希望我们协助他们中突出军营的人员进入安全地带。”
“这也是应当的,那次没救下,这次补上。”
“我和他们的是,明天给他们消息。因为里面的反战同盟人员不多,只要不到六十人,所以我有顾虑。”
“有嘛顾虑他们一旦进了基地,什么都没有发言权。你想想,对于日本人来,一旦哗变回去就是死罪,你就是让他们回去都没人敢回去。”
“理是这个理,你要想想基地的人看见日本人会有什么反应”
“那没关系,做做思想工作,直接送到以前的二号基地,那里的人员上学的多,懂这个道理,应该没问题。”
“我倒是有个想法,是不是让贝勒爷多做几本假证件,把他们送到欧洲区或者东南亚,现在还有到哪的轮船。”
“也是好主意。不过,我估计,跑不出来几个人。”
“我也是这样想的,日本人对军队的控制也是有一套的,如果出来的人数少没必要弄的这样麻烦。”
“不过准备准备没坏处。明天就答复他们,还是以反战同盟的名义。得,吃夜宵,然后讨论细节问题。”
估衣街一带当年曾是天津通往华北各地的水旱码头。为了控制天津的水路交通,日本驻屯军专门组织了水陆警备部队。
不过在押运驶往天津附近的船只时,行至杨柳青或独流一带,常常遭到当地土匪的阻截,由于船上的日本兵太少,东西被抢也不敢上岸穷追。
然而有时碰到土匪的盘问或刁难,船夫们用青帮里的黑话往来回答,连船带人就可以放行。日本人由此看到了青帮在运河上的势力不,于是想方设法拉拢青帮为己所用。
不久,他们了解到称霸于河北大街和大红桥一带的青帮“大”字辈老头子吴鹏举是个头面人物,于是收买了吴鹏举,让他主持成立了天津内河航运公会,并在沿河各码头设立办事处,张贴告示,亮明该公会是青帮的团体。
一年以后,日本人又唆使天津的青帮组织河防队,武装押运船只,还在船首悬起航运公会的大黄旗。河防队的司令部就设在河北李公祠,它的负责人就是巴延庆的把兄弟。
当时天津的大红桥码头是各种物资输送到各个抗日根据地的主要转运站,粮食、印刷设备、各种医药和医疗设备大都由此运送出去。
负责收集和转运粮食的秘密据点主要是设在英租界狄更牛道,就是现在的徐州道,的义聚合米庄。负责生产和供应根据地所需具、纸张、油墨和印刷工具的是河北大胡同的义顺兴工厂。负责为根据地提供药品、尤其是贵重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便是开设在估衣街东口的中西大药房。
齐强站在船头,身后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弓兵无限漫游记
吾家有女三十岁
斗罗:开局获得亚瑟王
超二大法师
八零女主逆袭日常
重生之龙凤逆
七公子1腹黑老公,严肃点!
美男们,我负责
燕辞归
万世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