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 艰难的董事会(1/2)

1946年11月1日上午8点半,齐英梅穿过希尔顿酒店二楼走廊。像每次开会一样,她步履沉稳,今天却掩盖不住心事重重。

迎面而来偌大的宴会厅里,已经聚集着早到的人们。他们三三两两,正热烈谈笑着,冷不防见她走进来,笑容仿佛一下子僵在了脸上。

只一刹那,有人低低叫了一声董事长,另一些人则踌躇着,仿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目光更急急从她身上掠过。

齐英梅心里顿时翻江倒海,参加这次股东大会,她是那个身份最尴尬的人。

曾经熟悉的一切,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五年来无数点点滴滴的事竟又这样突然涌现出来。是怒是悲还是百味参杂她突然不知道自己该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那个端坐在会议桌前的人们。

她最终缓缓坐下,就在宴会厅大门的正对面。

半时后,由大股东梅克尔-里奇提议召开的黎明工业股份公司1946年度特别股东大会正式开始。

开始没多久,现场的气氛就迅速升温,焦点只集中在一点。那就是,为什么公司在无法销售出去的情况下花六千万美元购买中国蒙古地方政府发的俄国地区的矿产开采权招标书。会议的议题就是--公司必须放弃这笔开销。

很快,出现两个阵营,双方唇枪舌剑,剑拔弩张,气氛变得凝重。

然而对峙中,除了齐英梅和梅克尔-里奇,在座的九个人却是再也无人敢于做声。

一个是曾持股百分之三十,曾经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另一个则是现任董事长,持股百分之三十谁来劝怎么劝

突如其来的静谧中,齐英梅直视对面这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曾经被她们一家尊为导师的梅克尔-里奇教授。

1942年6月15日,黎明工业股份公司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修改公司发展目标。

继1941年9月,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之后。截止1942年年底,由于太平洋战争,公司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66,净利润同比增长1466,这个数据让看到的人目瞪口呆。

所有人坐不住了:先是1942年12月日、12月12日和12月16日,梅克尔-里奇教授连续增持黎明工业股票。

在此之前,梅克尔-里奇的持股比例虽然一直变化,最多不过100万股。在此之后,他的持股比例升至百分之三十,兰黎明持股比例是百分之六十,齐英梅是百分之十。

10月日,里奇又要求增加五名新一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开始董事会由四名董事组成,这个提案使董事会由原先四人增加到十人。

这些人又用很高的价格购买了兰黎明手中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使企业实力大增,流动资金增加了两亿美元。

随后,里奇又逐一拜访了各大金融投资机构,成功使公司在华尔街上市。

这其中的细节除了当事人外界无从得知。

1944年10月,当着全体董事的面,里奇教授提出一个对下任总经理杰西卡包括三点承诺的条件,其中主要的是公司每年的增长不低于百分之五十。

与此同时,他还表示如果总经理管理下的公司未能达到上述业绩目标,他愿拿个人资产来弥补。

短短一天之内,里奇教授放弃董事局席位和总经理大印,一心一意辅佐杰西卡,齐英梅并继续从事并支持兰黎明的研究工作。

上市之初,兰黎明和里奇曾经承诺不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任何与黎明工业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活动,不以任何方式从事或参与生产任何与黎明工业产品相同、相似或可以取代黎明工业产品的业务活动。

而今年以来,与之相伴的行动,是里奇1946年中旬连续减持黎明工业的股份,其持股比例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估计套现资金超过五千万美元。

证劵市场一片哗然,纷纷将其解读为里奇教授套现准备另起炉灶,从事和黎明工业有竞争的业务。

投资者异常愤怒,里奇却反唇相讥:“如果我真有这么大的能耐搞垮黎明工业,为什么我以前退出管理层的时候公司还能高速发展现在的情况大家以后会知道是怎么回事。”

然而正如黎明工业1946年半年报披露,其1946年上半年净利润仅增长百分之三十,公司管理层给出的理由是,战争结束了,军工生产的大环境不好,望投资者理解。

他们有资本也等得起。或许真正惴惴不安的,只有那些中投资者。

次日,黎明工业股价开盘直线下泄苦苦挣扎,最终报收19美元,下跌了百分之五十多。

杰西卡的弟弟勇敢的接过砸盘,迄今为止已经持有了百分之九的股份,加上杰西卡的百分之十五,黎明工业还是控制在兰黎明一家人的手里。但现在,股价在5-42美元之间摇摆。

匆匆赶来的杰西卡总算让大家松了一口气,她是董事会里今天除了齐英梅以外唯一可以和里奇教授理论的人。

“教授,首先感谢你对公司的负责态度。其次,我不理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影锋 我不想上头条[娱乐圈] 有妖气客栈 开创玄幻世界 异世楚君 旧货市场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美漫之无限附身 人道至圣 迷局风云 人道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