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英国人的观点(2/2)
曾表示,一战后对奥斯曼帝国的肢解是一个错误。
英国历史学者伯纳德-路易斯曾:中东地区的历史发展,从拿破仑的远征军在18世纪来到埃及后,就深深地受到欧洲列强的利益、野心和行动所影响,而在其陷入危机之际,更是受到欧洲列强的利益、野心和行动所主导。不只是英国、德国和法国,几乎所有欧洲列强和美国,无不参与到大中东的争夺中。
如果中东是大英帝国仅次于本土最重要的领地,美索不达米亚,沙特阿拉伯和波斯是中东石油的仓库,那么埃及和巴勒斯坦则是中东地理位置上的命门。
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岛屿,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如果把阿拉伯半岛看成从欧洲到印度、从北部腹地到南部腹地的走廊,是世界岛屿的中心,那么,在当今世界,耶路撒冷这个山地城堡的战略地位,与在中世纪或者在古代巴比伦和古埃及时期,同等重要。
这是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描述的情景,他的地缘政治理论深刻影响了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他的这个论点也并不过时。
巴勒斯坦既是英国连接埃及和印度的大陆桥,也是连接英国的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链条,也是从地中海往波斯湾运兵的通道。
在苏伊士运河上,成千上万的船只穿梭于印度和欧洲之间,这些船只处于巴勒斯坦驻军的有效打击距离之内,而且穿越雅法附近海岸的铁路干线一直在修建,通过这条铁路干线可以将南部腹地和北部腹地连接起来。
英国官方理论认为,如果把中东无条件地交给外国去控制,对英国在近东的地位将产生令人极度灰心丧志的影响。
那就不可避免地招致埃及被入侵,巴勒斯坦被占领,同时会使英国在整个中东国家心目中威信扫地。
中东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地理战略价值,那就是阻止麦金德理论中的核心国家俄罗斯势力的南下。
彼得大帝曾在其遗嘱中,不论谁继承他的位置:“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因为谁在那里统治,谁就真正统治了世界。
从俄国的观点看,君士坦丁堡、大不里士,这些地方都如同出鞘的利刃,锋尖全部触及俄国柔软的“下腹”就是乌克兰的麦田、顿涅茨盆地的矿砂和工业,还有高加索的油田。
事实也证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些地区都曾遭受到进犯和占领。
俄国一次又一次地与土耳其作战,目的正是为了夺取中东和中亚的油田,让舰队能够进入到印度洋温暖的水域,这个梦想和战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改变。
对于大英帝国,中东的挑战者接踵而至,却无一不被降服。法国人在法绍达妥协,俄国人被阻止在达达尼尔海峡,奥斯曼土耳其被肢解,一战后德国的血液几乎被榨干还是假法国人之手。
然而,一战后新的闯入者又来了,他们是意大利,纳粹德国和美国。
虽然被嘲讽为牙齿是虫蛀的,胃口却不,墨索里尼却常抱怨意大利在地中海是囚犯。
他认为,意大利只有砸开监牢的两把锁即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港,才能获得自由。”
“那么,英国在中东已经焦头烂额了。”
“的确是这样,客观的是英国的统治地太大了,任何一处的利益都不想丢掉,但怎么可能。”
“好了,老朋友。我看现在应该去吃饭了,下午茶时间我们继续。”
...
本章已完成!
仙游
母后囚妃
重生后成了大佬的黑莲花
被迫上凡的小魔女
战倾昭华
超级保镖
联盟:开局复刻名场面,我无敌了
透视医圣
长生小农民
大佬主动申请做我的心尖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