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早稻插秧苗(1/2)
朱成敏的问题,勾起了顾明兰深深的回忆。[书库][].[4][].[](閱讀最新章節首发)
她曾记得前世的时候,邻居家的明弟弟,虽然只有三岁,却是个特好乱涂乱画的孩子,而且他家是村里第一个用石灰粉白墙的人家。
记得有一回她看到明爬在地画,故意逗问他“明,你家墙多好画,白白的干干净净,又不必爬在地,你为什么不去那画?”
闻言明抬起头畏畏缩缩的“不敢去,我怕我妈妈。”
“你怕她做什么?”
明奶声奶气的“姐姐,我妈妈会打人的!打得屁股好痛好痛。”
不是孩子非得打才会记住教训,可有的时候,只有痛才能让他记忆犹新。
实是无法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顾明兰拍拍成敏的脸“那不是因为娘的问题,是那个当娘的人本身不好,是她不当娘也不好,并不是当了娘后才不好。好了,你还,我多了你也听不明白,成敏陪娘去睡会,好不好?”
“嗯,我陪娘睡,娘给我讲故事。”
顾明兰头顶一群乌鸦飞过这是你陪我还是我陪你啊?丫头!
回到家有几天了,可朱正清一直不敢去找顾明兰,因此这日子也平淡似水的过去了。
顾明兰这三亩嫁妆地都是良田全要种双季稻,这地朱老婆子已经把它还给了他们,那朱家人不会再帮忙了,一切全由朱正清打理着。
谷雨这天,朱正清一大早起来了,因此今天请了人来插早稻。
家里没人帮着烧饭,可做吃食朱正清实在不在行,只得与大家好,每天增加五个大钱的工钱,让大家午都回家吃饭。
有五个大钱算一顿饭钱,那也不算少了。
农村里的人都是很实诚,今天大家好了来朱家换工,于是一大早大家到了地里。
拨好秧苗,朱正清双指挥着来帮忙的众人分盆用,把沤过骨灰的牛粪拌草木灰分到各盆里,加水搅拌后,然后到了田里示范着“兄弟们,听南边人种水稻有一句话,叫做肥田不如过秧。一会大家自己动手后,把这秧苗放在这装了肥料木盆浸过一刻钟后再插进田里。
大家都是种田老把式了,肯定会问这插秧为什么得过秧。其实我听王大哥,这过秧是先让这秧苗先吃点肥料,打好底子更容易成活。我们平常种田,秧苗一下了去,大家都会把家粪挑到地里去,这不过是提前让秧苗吃点肥罢了。”
“呵呵,这是给这秧苗开灶呢,那南边的还真想得出来。不过这想法真不错,人不吃些荤都没劲,这秧苗也跟人一样,只有吃好了才能有劲儿长啊。今年我家多养了两头猪,是想往地里多撒点肥呢。虽然都养猪没挣头,可老话不是,养猪不挣钱,回头看看田。只要田里能丰收不少,那是挣了!”一位过来帮忙老把式站在田边边抽着水烟,边传授着种田的经验。
听他这么一,众也有人附合着“这话可没错,除了这坑肥啊,我看草木灰也是个好东西,这次正清把它们掺在过秧肥,也是觉得它们是个好肥料吧?”
朱正清边插秧边笑着应答“那当然,这草木灰可是我们种田人的宝啊。而且烧这草木灰不仅肥了田,还让这些田埂的野草省了不少,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以后空着时,多铲些杂草烧了。”
大伙儿七嘴八舌的道着这种田的经验,看着这过秧也很简单于是都各自下田开始了插秧了。三亩地请了六个人,加他自己是七个人了,不包饭一人一天三十,前来帮工的人都挺勤奋。
顾明兰知道今天家里插早稻,她醒来的时候,屋子里静静悄悄的,看来朱正清起了床,孩子们也出去了,想着家有事,于是她今天也早点起来了。
进了厨房,看看锅里热着的饭菜,她洗漱好吃了。
因为没出月子,顾明兰吃好饭后不准备作贱自己去下冷水,想出门去菜地看看。
只是当看到灶锅到处都是灰垢,这让爱干净的她实在受不了。她出了厨房门到屋檐下抱了柴进来,打水进锅,烧了一大锅水把灶水缸碗柜全给擦洗得干干净净。
正准备洗一家人的衣服时,朱姑带着王二丫来了,她一看顾明兰竟然在干活顿时板起了脸“侄媳妇,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是了家务活姑会做,你这是在做什么?”
朱姑在大伯家听还得做着一大家子的饭,是王二丫也时常要去地里帮忙,自己只不过是个产,又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养了快一个月了,吃了好几只老母鸡,身体里什么也都被回来了,总不能老麻烦她们母女俩。
顾明兰朝朱姑笑笑“姑姑,我没下冷水,只是睡着全身都疼,所以找点事做活动一下。这衣服我用热水洗头遍,一会让二丫去河边帮我清清行了。”
朱姑与顾明兰相处才一个多月,可是知道她是个懂事的人,于是一脸关心看着顾明兰“你啊,是个劳碌命。行,你要是真想动动,那你先洗着,一会吃不消了,让二丫来,我去挑水。”
朱姑去挑水了,看顾明兰在洗衣服,王二丫快手快脚的扫起地来“二嫂,你这个竹扫把不太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