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38章 想尽孝很难(1/2)

等水稻种子芽根全发好,这田也全部整理好了。[书库][].[4][].[]复制网址访问 {匕匕說}

朱正清带着那农司的方大人、刘大人在间田,示范一般在秧床撒种子盖大棚,这双季稻的播种第一个阶段算完成了。

暂时田间没了事,两位大人也回了县衙门,顾明兰想着今年还未去大舅家拜年,她还想去城里买些东西准备进城一趟,而朱正清却想给她在城里找个大夫把把脉,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顾明兰想着她回孩子流掉后已近一年了,镇找了好几个大夫把脉都她身体很正常,只要有耐心,一定会有孩子。

朱正清一提出这个想法,她立即赞成,于是两人一大早出发去了县城。

到了城里已近午时,离吃饭还有大半个时辰,朱正清先带她去了王林炎推荐的圣手堂找孙大夫。

因为王林炎早打过招呼,孙大夫很客气也很和气,他仔细的把过了顾明兰的脉像后才“朱夫人的身体确实很不错,至于为什么怀不孩子,我想还是时机未到。其实这孩子什么时候来,也讲个机遇,该来时你不想要也会来。

不必心急,我给你开一副药,你先吃个一个月,这只是补药,对身体无害。你身体虽然不错,但吃个固本培元的方子,应该更有效。”

既然几个大夫都把过脉,而且的都是这种话,顾明兰也只得随放了心随了天意了。也许大夫们得对,孩子来与不来都是注定的事,她不管哪一世都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她不相信自己这一辈子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

她还年轻,才二十周岁,只要好好保养,最少也还有二十年的生育期,她怕什么?

放了心拿了药两人又去买了点东西,眼见午到了,两人立即赶去了李大舅家。

再一次看到二表姐李香芸这消瘦的样子,顾明兰心头一颤,这人到底怎么了?

大舅母拉着顾明兰的手看到女儿这样直掉眼泪“兰子,你帮我劝劝你二表姐,也不知道她在想啥,成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晚也睡不好,饭也得吃不吃。这样下去,可要怎么办?”

看着李香芸这模样,顾明兰在心底嘀咕这表姐莫不是得了郁抑症?

人天天关在家里肯定会胡思乱想,人一胡思乱想,思想肯定会出问题。

关在家不是个事,看着这样的表姐,顾明兰试着劝“要不让表姐跟我去镇住一阵子?今年我种了不少的桑树,想学着再养一批蚕茧,年终可做几床被子,要不表姐去帮帮我?”

大舅母眼睛一亮“找点事给她做,她会不会好点?”

顾明兰真心的“大舅母,真心话这个我真没信心,但是乡下风景好、人也诚朴,容易相处。如果表姐能把心思放下些,也许有作用。”

女儿这副样子让李大舅母不再犹豫了“兰子,那拜托你了。这些日子,不仅我愁得吃不下睡不着,是你大舅连做生意的心思也没有了。我们两口子虽然有三儿两女,可是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爹娘的心头肉。”

母子连心,这一点顾明兰有亲身体会。

李香芸经过再三劝,竟然被动了,当天跟着顾明兰回到镇,是李家自己的马车送过来的。

回到家里成敏看到李香芸很是亲热,知道这位表姨的针线功夫很好,又拿着她那只鹦鹉图出来了,她决心这回一定不把它绣成一只山鸡。

家里人多热闹,朱正清想起表弟的七七已满,决定去接朱大姑。

两夫妻早已跟朱大姑过了要接她下山,可当两人赶到唐家坳时,发现二表弟唐二柱夫妻却回来了。

既然二儿子回来了,朱大姑自然不准备去镇了。

虽然她知道朱正清夫妇很孝顺,但是她认为她不应该总给孝顺的孩子增加负担。

二表弟回来,朱正清也只好不接朱大姑下山,只是看到二表弟夫妇审视的眼神,仿佛他们来这唐家坳是占便宜一般,他什么也没,偷偷的塞了二两银子给朱大姑走了。

唐二柱知道自己大哥的事基本是这表哥出的力出的物,但是他不是个感恩之人,见这回朱正清竟然空手来看老娘,心已是很不高兴了。

见他们要走了,只是礼貌性的留了一句“二表哥、二表嫂,这天不早了,吃了饭再走吧。”

没等朱正清回应,那边唐二柱的媳妇唐李氏吃吃的笑开了“相公,你什么呢?二表哥二表嫂哪能吃得下我们家这没油没盐的饭菜?听二表哥家在镇住大院子呢,今天你们来,我还以为来接婆婆去享享福,原来是我想多了。”

大表弟死的时候这两人不知在哪、朱大姑病的时候这两人也不知在哪,看着这没良心的两夫妇,朱正清深深的盯了唐二柱一眼“二表弟回来好了,不怕没油没盐的日子了。唐家有田有地,只要勤快会有好日子过。我相信你们夫妇都是勤快人,也一定能过好日子。”

完这一句,朱正清也没等唐二柱什么,拉着顾明兰直接下了山。

顾明兰知道朱正清的心里很难过,也知道他很想接了朱大姑来赡养。只是在明面,朱大姑只是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