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5 挑新剧本(2/3)

看着吧,早晚会出事儿,这群人当条子都是傻子,早晚进去。”

这话的时候,林宛如眼中一片冷漠,她没告诉徐菊的是,这两口子终究是不放心那女孩乱话,给喂了药,现在那女孩怎么样了,林宛如也不知道。

徐菊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她也不是没见过市面的,也知道很多公众人物根本就是表里不一,为老百姓话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和是某省贪官的二-奶,t台上光鲜亮丽的超级名匿实早已是个瘾君子,电视剧里端庄雅的花旦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是脏话连篇,有些看着是绝世好男人的男星其实“真爱”无数。

这个圈子永远少不了这样的新闻,但是每次听起来她还是觉得恐怖。

或许,她的三观太正了?

想着,徐菊偷偷瞄了一眼正在专心致志挑剧本的林宛如,见对方一脸平静,似乎并没有把刚才那番话放在心上,不禁升起一种又佩服又失落的赶脚。

为什么我这么不淡定,我果然不正常!

徐菊拍拍脑袋,让自己正仇来。

徐菊是粗略筛除,其实并非如此,林宛如挑了半天,发现徐菊送到自己手上的剧本,综合评分都挺高的。

衡量一个剧本的综合评分,并不只是看本子质量如何,还要看投资多少,片酬多少,编剧是谁,导演是谁,合作演员是谁,出品公司如何,所有的综合起来,才能代表一个剧本的综合评分。

很多演员,自己挑剧本只看内容,只挑好剧本纯粹是瞎,一个特别好的剧本,给的钱不多,也不是好导演,整部影片也没有什么大牌明星,甚至连导演编剧发行公司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角色,这个演员会接吗?

那种剧本恐怕都不会到那些喊着自己“只挑好剧本”的演员手上来吧。

在华创林宛如还不够想拍什么拍什么的资格,到她手上剧本,或多或少都有遗憾的地方,比如大牌导演,投资很高,但是剧本却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又比如成本影片,剧本挺好的,出品公司也靠谱,但是导演名气巡场,这种成本的影片,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不会有大牌艺人加盟,没有大牌加盟的影片,主演压力会大很多。

好处坏处都很明显,单看林宛如如何取舍。

任何剧本都是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制作费是一关,演员是一关,能否通过审核是一关,上映时间是一关,盗版是一关,能坚持到票房口碑这一关的,就已经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了。

林宛如将两个剧本很好,但是题材比较有争议,比较敏-感的去掉了,她现在人气不稳,还是不要挑战这种高难度的关卡了。

随后她又将激-情戏多的那一本剔除了,不是她必,还是那个原因,以她现在在娱乐圈的地位,不合适,刚出道就被冠上了“为艺术献身”的名号,好的会你牺牲很大,不好的会你拿肉炒作,她何苦戳这个马蜂窝。

林宛如选来选去,最终选出两个剧本,并难以取舍,一部电影是比《魔镜》商业味还要浓郁的商业片,宫廷题材,阴谋与爱情,另一部则是以亲情为题材的伦理故事片。

其实两部电影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

商业片剧情俗套,但胜在大班底、大制作、导演许国冲虽然无法跻身中国影坛顶级行列,却也不差,这样的影片少不得是巨星环绕,票房和曝光率,当然必不可少,遗憾的是导演消林宛如出演的角色,并没有什么突破,在性格上,与魔镜的女二号有相似之处。

没有一个演员消被定型,林宛如也是,不过她现在考虑的并不是被定型的问题,而是怎么将现在的人气延伸下去,想来公司选出来这么一个剧本,也有这么一个意思在里面。

林宛如看上的另一个成本剧本的角色,和这个简直就是另一个极端,一个哑巴母亲,看剧本,这肯定是走拿奖路线,可一般电影评委喜欢的影片,在国内院线票房反映普遍不佳,随着现在人生活节奏加快,大家都喜欢看或是轻松愉悦或是视觉刺激强的电影,这不是节奏开篇通常较慢的艺片能达到的效果。

导演的名字,林宛如有些陌生,经徐菊提醒后,林宛如才想起来这位是哪位高人。

理智告诉林宛如,选前者更闭,因为前者的剧本大纲走向虽然略显俗套,但整体感还是挺好的,很有票房堡,但是后者却让林宛如更为心动。

尤其是徐菊背课本一样,将导演的经历出来后。

李青,0后导演,中国第七代导演的杰出代表,作品曾两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

被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称赞为“特别会讲故事的导演”,在中国影坛着实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只可惜那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

在整整四年里,这位导演没有任何作品问世,就算是娱乐圈里的演员,提到名字就能和他人对上号的也是寥寥无几,更何况普通人。

李青时隔四年重出江湖,依照他历年的惯例,肯定是奔着各大电影节的奖项去的。

若对方的作品得到衡评委垂青,演员也跟着光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