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未雨绸缪(1/2)

这段时日,曹智加紧了部队的训练≈在曹智手上就一千多人,还有一千人马已经让夏侯惇带着去了陈留。

手上这一千人也是一半新兵,一半老兵♀倒是曹智有意为之,如果全部新兵,没有老兵言传身教,新兵的成长度就缓慢≈代管理上经趁这招,这叫“以旧带新”曹智以前刚进所里那会儿,就被“以旧带新”过。

曹智需要把那些新招的农民变成真正的战士,是那种随时随地能上战场的士兵≈在既然有沙里狗这支黑山军垂涎曹家这块肥肉,那这一千人马可能随时要投入战斗,那这些老兵就派上用场了←们最起码受过正规军事化训练,有过战斗经验♀在现代叫无形资产,他们能给那些新兵带来不止杀人技艺上的提高,还可以巩固、坚定新兵的信心,对在战场上的士兵来说,信心是很重要的。

曹智知道既然三国时代已经开始,用兵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他有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部队不是说凑足人数就叫部队了,要这部队里的人成为了真真的士兵,才叫部队,而真正能上战场杀敌,是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培养方能成就的。

这几日的训练是艰苦而有成效的,虽然有些懒散的新兵大喊吃不消,这时曹智也管不了这么多,现在可不是讲人性化管理的时候。曹智告诉每个士兵“今天训练的松散,可能意味着明天的送命。”加上夏侯渊、曹仁等的棍棒伺候,那些懒散的新兵也只有乖乖的坚持训练。

武器配备,粮草供给基本都不成问题】兵武器基本就地打造,毕竟是冷兵器时代,只要有铁,兵器打造不成问题。

盐、铁历来在古代是受国家控制的,民间是不可以随便买卖的。但现在董卓控制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盐铁商人早已公开买卖盐铁,谁有钱他们卖给谁,毕竟他们也要吃饭,再说这是暴利行业。加上曹嵩以前做过多年大司农,大司农的职权范围里就有专管盐铁税收这一项,所以卖铁的渠道不难找≠说曹智现在人马也不多,最多时也就二千多人,一半原先的禁卫军是带着兵器来的,没有兵器的也就新招的一千多人,通过前一段时间召集全县铁匠的赶制,现在曹智兵营里的士兵人手都有兵器,每人配备一长一短两把兵棱,短兵棱是大刀,长兵棱是长矛。刀是单刃的,主要用于砍杀,这长矛是特制的,有两丈长多长,木身或竹身,都加上铁制矛头,对付骑兵最是有效。军官更可配备自己喜欢趁手的特殊兵棱。并且曹智的军队人人配备了一把弓箭,在当时的时代,最具远程杀伤力的武器只有弓箭和弩。

曹智知道在现代战争中,谁能在远程大规谋伤敌人,谁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或者是胜利,这在战争中是非池要的。曹智的人马不多,不可能专门拨出人马设立弓箭手,弩的造价较贵,弓箭制作简单,且射程远,所以曹智选择每个士兵配备一把弓箭,并要求他们人人都会射箭。

曹智自己一有空便也练习剑击和射箭,这些都是他以前训练过的项目,但当然没有像练习刀法那般着重,考虑到他现在所配“秦皇剑”和战争现实的需要,所以现在才要加勤练习。

对现在曹智这种职业军人来说,什么武器都可以使得上来←亦虚心地向其他武艺高强武士求教,更把他们的锦去芜存菁,自创出天马行空般自由而最具杀伤力的剑法′仍感不足,但一时亦找不到可求教的明师,只好将就算了。

唯一遗憾的是,战马难寻∨良的战马大部产自北方,董卓的凉州就是出产优良战马的地方,但路途叶,又加上兵荒马乱,购买战马显得尤为困难。不得已,曹智只得本地马暂代。根据曹智原本设想,要给所有士兵每人配一匹战马,这样他这支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就可以大大提升,这是有鉴于董卓的西凉军,才这么设想的。但遗憾的是,整个谯县看得上眼的马匹差不多都让曹智卖光了,还到邻县采购了多次,也只凑出五百匹。

秋风一起,凉意渐浓。曹智站在军帐门外,渡来渡去已转了好几圈,还时不时地望两眼远处的进山道上←正的派去打探丹阳黑山军情况的乐进他们,乐进他们已去了十来天了,到现在一个人也没派回来,也不知道情形怎样。曹智已派了李典前去接应,应该说派出去的都是精兵强将。

乐进现在干这个可是个行家里手,在京城洛阳盯宦官府邸时,他就表现出这方面的天赋≠加上曹智的现代侦查技巧,这小子现在是个完全合格的优秀特工。跟他去的斥候(探子)也都是从曹智身边的虎卫中挑的,个个武艺高强,头脑灵活,去打探一下丹阳的情况,应该不成问题。但到现在一个也没回来,曹智的乐进他们临行前自己多加给他们一个任务,不要因为这个多加的任务,致使他们有什么闪失。曹智一直想弄明白,这沙里狗的黑山军突移至丹阳,出于现代人的现代敏感,曹智让乐进到丹阳多留心一下丹阳郡府的情况。曹智觉得这沙里狗要没和丹阳郡什么人有点瓜葛,他也不敢把部队移至丹阳地界。

正在凝神想这些烦人事的曹智,突然有人从背后为他披上一件外袍,转身一看,原来是任红昌。看到她娇媚的脸蛋和一身可笑的侍卫打扮,曹智像蚯蚓般的皱眉终于舒展了一些,最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