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不安(1/2)

王显瑞,四十三岁≈机端

父母均是梁州富户,有些田地,但绝对算不是巨富,所以在读书时,王显瑞读的也是梁州应龙学院,这虽然是前朝皇命所立的学院之一,但前朝最后那两代皇帝几乎没有管这些在他们眼属于边远州郡的学院。

所以这应龙学院连出名的教习都没有,在梁州军兵变之前,应龙学院已经彻底沦落成专出吏的书院,内里的教习根本不教修行之事。

大约是因为太过普通,所以在离开应龙学院之后到成为天门郡管理旧书籍修复的三班官员,其间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人是碌碌无为的渡过了三十七年的时间,做了一个官。

然后他迎来了朝代更替,因为正好是梁州籍,同乡又都是梁州军的将领,所以他便是鸡犬升天一般,在过往五年里终于从三班的官员升到了御医处的七班官员。

只是他依旧没有和他的那些同乡一样,成为建康城内的官员。

建康是南朝的心,到了四十几岁还不能挤进这样的圈子,不能长留在建康和那些权贵称兄道弟,那恐怕这仕途也快见了底了。

他现在在泸州主管一州的医师,其实更多的也只是负责一些古医学典籍的编修,更多也依旧是做学问。

佛寺又不能治病,这些年萧衍登基之后,修建得最多的是佛寺,想的是安人心,让人以善忍为本,但等到北魏和南朝将来战事若是结束,南朝若是能够胜出,那应该也会修建不少医所。

所以王显瑞这种官员,更多的是为今后的长治久安做些准备,对于现在的南朝而言,他这样的官员的功用微乎其微,即便每年能编修整理出一些医学著作,那起的作用也是可以忽略不计。

晨光里,一名和白月露一样,同样来自北方的男子坐在一辆徐徐而行的马车里,看着有关王显瑞的最新卷宗。

这名男子三十余岁年纪,在北魏时,他通稠穿那种布满繁花的黑衣,面目冷峻,气质冰冷,时趁人望而生畏,但是在南朝行走,他身穿锦衣,面带油光,透着一种精明狡诈,似乎和寻常的南朝商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他是洪锦,魔宗大人最信任的部下之一。

最信任,便意味着他很强大。

在最新的调查卷宗里,王显瑞似乎是一名真正的年油腻男子,除了和寻承余钱的男子一样,会时偿赌坊赌一把之外,他对于饮食也没有特殊的喜好,而且喜欢吃的也都是油腻而重口味的,对于修行者而言并不太适合的食物,如他清晨的早餐喜欢吃大肉面,午和晚喜欢吃的菜也都是腰花、大肠等等。

连游山玩水他似乎都不爱。

只是洪景从这些记录着平庸和油腻的卷宗之,依旧还是找出了一些魔宗大人对这名南朝官员有特殊关注的原因。

王显瑞的父母都是普通人,王显瑞也很普通,而且他并未经历过什么残酷的战斗,身体也并未有什么缺陷。

但到了四十几岁,这名还算是过得富足的正承子,却是并未婚娶,依旧孤身一人,而且似乎过得并无任何不满。

心理和生理若是有问题,不婚娶便是正常,但能够得到一些还不错的女子的芳心,却又依旧孤身一人,连情伤都未经历过的正承子,往往只是因为怕麻烦,因为自己做一些握的事情,生怕拖累家人,或者便是有什么秘密要必,又或者便是要长时间的修行,不消身边有人打扰。

除此之外,有关这名年油腻官员的平庸记载,换个方式细细看,却恐怕会有不同的感觉,洪景看着这人的升迁过程,便隐隐觉得,这名王显瑞在过往的五六年间,似乎是在刻意的,悄然的,一步步的做到他现在这个位置。

泸州在南朝并不算什么特别重要的战略要地,甚至连出产灵药更多的宁州都泸州重要。

只是泸州在前朝便有东江医阁,那是前朝唯一一处研究医药学问的机构。

到了新朝,那里也是唯一一处。

所以世常见的医书那里应该都有拓本,至于一些罕见的孤本,一些古代名医或是民间药本偏方,也都存于那里。

王显瑞所做的,是整理和编修,还有让医师印证其一些药方的真伪,以及是否的确有效。

所以这名年油腻的南朝官员,按此推断,他的秘密便有可能和用药有关?

再往追溯,那这名南朝官员在最早在天门郡整理修复旧书籍的时候,便可能发现了什么,然后便又需要在医书获得一些解答?

那可能便是,一种独特的修行功法?

一种极为厉害的毒药?

或者某种灵药的培育之法?

在洪锦看来,这些自然都有可能。

只是魔宗大人在登和害怕什么?

换了自己是一名真正已经入圣的圣者,自己会害怕这些可能,会特意派出最得力的部下,去追究存在于这样一个人身的可能?

除非自己的这人所知和所得,会对自己形成真正的威胁。

难道,和有些人推测的一样,魔宗大人虽然已经入圣,但是他的功法,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