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18章:这样的财政是不健康的(1/2)

财报,是梁萧给朝廷带来的新术语,但与故乡有所区别。

行政管理方面,有文武百官负责,不需要梁萧来操心,梁萧和萧清主要还是审阅财政收支。

看完综合财报,夫妻俩面带微笑,陷入沉思。

收复不久的交州、南中、大梁不算在内,全国各地的税收、官营收入以白银计价……

折合白银一亿九千七百万两,比去年还多了六千万两!

财政支出一亿二千万两,比去年多了两千万两。

但实际上军事支出却比去年大大减少,至少有四千万两用在了蒸汽机、纺纱机、机床、机车、铁路的制作和工科人员俸禄、赏金,以及回购全国各地的纺织厂!

全新机械的大规模投产,让箭矢、铠甲、兵器的制造成本大大减少,效率却大大提升。

这么一来,财政盈余七千七百万两,他们一家简直可以坐在金山银山上……

萧清的美眸一亮,欣喜若狂。

各地的财报,每月都会送来一份,最后再由户部和丞相府配合审阅,再送到她面前。

即使对今年的财政盈余早有所料,她还是忍不住命令在场官员转过身去,然后狠狠亲了梁萧一口,以示奖励。

这些新式机器的制作成本高昂,但带来的效益足以回收成本,并实现大规模盈利,大部分纺纱机还是前年开始制作的!

单单蒸汽机与纺纱机的结合,就让官方的纺织厂赚得盆满钵满。

衣食住行是人们绕不开的,百姓对衣物的需求当然不只有棉衣。

因为官方销售的衣物比过去更加物美价廉,百姓因为赋税压力减轻,加上许多工人、工匠给朝廷打工,手里又积攒了大量的余钱,足够他们给全家添几套衣服。

除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纱机,还有人力纺纱机,让过剩的工人不至于被轻易淘汰。

大乾子民过亿,加上百姓对朝廷的全力支持和感恩,官方纺织厂的收入超过盐政,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财政,是不健康的。”

就在众人喜悦之时,梁萧冷不防冒出一句,令众人吃了一惊。

“萧哥哥?”萧清看向梁萧,眼中的喜悦转为担忧,随后心领神会。

却见梁萧撇嘴道:“盈余过多了,超出户部的保守预估,应该取其中至少一半,加大投产,同时改善民生。”

萧清嗔道:“就知道你又要吓人家!除了兴修水利,咱们还要扩建粮仓,增建学校,再雇用更多的工人,增设更多的新式机器!”

梁萧这才心满意足,怀抱萧清,一脸开心,继续审查财政。

朝廷收购各地的纺织厂,在原价的基础上,增加了纺织厂五年左右收入的溢价,那些老板自然是乐意至极,不存在强买强卖。新

据说,老板们看到纺织厂出品的衣物价格低廉,也不由得庆幸自己出手得早,没有和朝廷竞争,否则别提白得五年盈利了,没赔光老本都算福大命大。

他可以肯定,来年的财报一定会更加喜人!

铁路的建设,成本极高,但在目前的局势下,加强与西境联系的意义非凡,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哪怕再支出两三千万两,大乾也必须打赢对贵霜王朝与匈奴帝国联军的战争。

燕州通往辽东、江南通往交州的铁路,也在着手建设。

眼下,他和萧清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民情,安抚民心,避免剥削过度。

他已经对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规划,有了故乡世界的历史作为参考,他想尽可能避开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种种弊端,实现更加平稳的阶段过渡。

关乎民生的产业,一定要逐步收归国有,尽全力避免被资本独占,就算垄断,也必须由中央垄断,同时加大对官方人员的监督,确保足够的透明。

洪杰替他完善的新法内容之一,就是官员犯罪罪加一等,贪官污吏轻罪重罚,最高可判死刑,并没收全家财产,甚至影响子孙后代从政。

满朝文武,面对这一条梁萧极力坚持的峻法,最初还有些疑惑,此后便无人持反对意见。

这是利国利民的法律条文,若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有欺上瞒下鱼肉百姓,又有何必要去反对呢?

枪打出头鸟,没有官员敢在此时冒天下之大不韪。

在萧清的授意下,朝廷公开了今年财政收入。

百姓发现了萧清和梁萧共同的承诺,将至少六千万两白银用于改善民生,保护

梁萧特地去了一趟工部,找到张扬,询问人才培养的情况。

黄兴的孙子,年仅十八岁的黄平,被张扬推到梁萧面前。

“帝君传授的‘化学’,学习难度更大,黄平学得最好,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能吃透。”

梁萧当场取来化学读本,逐一考问,黄兴对答如流,令梁萧又惊又喜。

大乾国的化学是和“力学”这些物理学一起推广的,但对这片土地的人们而言,知识的吸收难度不言而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