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保命道具,旁观铸剑(4k)(2/3)

上是虚幻的,自己跟斟戈无寒的精神体进入了其中,却无法干预其中的进程。

另外,世界内的时间流速,比正常情况下快了很多倍,只聊了一会工夫的天,昼夜就历经了数次变幻,就像按下了快进的按键。

这一日傍晚,欧冶子远远望着天边的太阳落下,山峰被分割成了明亮与黑暗的两面,隐隐中暗合“阴阳分合”的至理。

突然间,仿佛明悟了什么,他眼眸中亮起了慑人的光芒,目光跨越了明暗相间的山峰,如风轻拂过地面的泥土和草木,直抵更远处的赤谨之山。

欧冶子小心翼翼地从衣袖中取出了一小块灰黑色的泥团,在打入无数玄奥符文的同时,将其抛于半空之中,迎风便长,化为了一座巨大的炉子。

炉子的外形很古朴,好似很常见的黑石,但在炉口的周围,却篆刻了无数繁复的神纹与符号,其中有山河苍生,有日月星辰,亦有无数强大的神魔真形,显得玄奥之极。

不知何时,忽明忽暗的混沌色火焰自炉口缓缓升起,将虚空都烧得扭曲了起来,仿佛有着熔炼一切的能力。

巨炉足足有数里的规模,简直就是一座大山,自半空中勐然砸下,挡在若邪江的河道上,仿佛筑起了一道堤坝,将上游流下的江水挡了下来。

炉子下游的江水渐渐流尽,显露出了干涸的江底。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赵青在边上旁观着,心中有所感触,不由得喃喃自语道。

听到赵青蕴有哲理的低吟,斟戈无寒稍有些讶异,在边上向赵青介绍道:“那一块泥团,是大禹治水时,残留下来的一小块息壤。”

“息壤具有神秘的生命力,能够自行生息,欧冶子此举,应该是想以息壤打造的神炉来铸剑,将其中的生命力融入神兵之中。”

“而神炉中的混沌火焰,则是自虚空中采集而来的天地之精,在顺着冥冥中的法则燃烧。”

下一瞬,欧冶子伸手凌空一抓,远处赤谨之山的一座万丈高峰轰然裂开,飞出了一块块数十丈大小的巨型矿石。

它们在半空中互相碰撞、裂解,初步融为了一体,被精炼化为一个半径数尺的银亮色的金属团,浮在息壤神炉的侧面。

与此同时,干涸的若邪江江底,也有一块块矿石飞出,被同样融炼为了一团紫红色的金属,悬浮在了神炉的另一面。

赵青心中微震,“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原来是这么暴力的一回事。

斟戈无寒在边上补充道:“欧冶子大师的实力境界,我并不是很清楚,但能够打造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与龙渊、泰阿、工布三剑,他至少也达到了上六气大成的境界。”

“也不知道,欧冶子大师这几十年来的杳无音讯,是他在深山之中寻找新的铸剑材料,还是如某些吴国人所说,失陷在了一处古代遗迹中。”

欧冶子听不到附近他人的解说,他全神贯注操纵着那五条金色的剑胚,将其与赤堇之锡和若邪之铜融为了一团,缓缓向着炉口的混沌色火焰递去。

“嗤嗤”数声,在难以想象的高温与高压下,剑胚表面逐渐开始了软化,铜锡一丝丝地渗入了剑胚的内部。

斟戈无寒边感叹,边介绍道:“这五条剑胚,主体都是传说中的太阳精金,还分别加入了不同含量的玄阴精银,青冥精铁,再与铜锡相融,便汇合了‘五金之英,太阳之精’,是世间最上品的铸剑材料。”

难怪欧冶子铸剑的数量有限,原来他使用了这么多珍贵的材料,恐怕以一方大国的收藏,也不太能供应他炼上第二炉的神兵。

赵青心中暗暗思索,逐渐联想到自己之前草创的“炼神铸剑术”,话说欧冶子铸剑的法门,对自己融炼铸就剑意之神,是否能起到借鉴的作用?

……

昼夜不断交替着,欧冶子操纵着五条被铜锡包裹着的剑胚,在炉口进进出出,时不时取出一柄显露出古朴厚重之意的神锤,在胚子表面锻打,分离出其中隐藏着的杂质。

澹金色的杂质并没有被他就此弃于一旁,而是重新送回了炉中煅烧,总量越积越多,逐渐超出了已然缩短、变薄不少的剑胚。

这些被分离出来的杂质,如果与那些普通的神兵材料相比,实际上还要远远胜出。

赵青心中隐隐生出猜测,也许这些杂质,就是所谓神兵子剑的来源。

越强大的神兵,分离出来的子剑越少,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它们的杂质总量有限。

话说欧冶子手中的神锤,应该也是一件极强大的神兵吧?

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当然,对于赵青与斟戈无寒来说,由于加速的效果,只过去了十几个时辰。

也许是煅烧到了一定的程度,五条剑胚已不再有杂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