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2从无到有之间,只有一个楚皓的距离(2/3)

皓才想请他们一起吃顿饭。

但是这一次他们验收组的工作同样十分紧急。

所以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当验收工作结束后,便要带着机器回到上京复命。

楚皓当然也理解他们的职责所在,在食堂吃了顿饭后便安排工作人员一起将机器装车。

看着渐行渐远的卡车,楚皓也朝他们挥了挥手。

随即他又看向了身旁的三名学生道:

“这几天给你们放几天的假,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但是下一次上课,我需要你们一人交一份心得体会给我,能完成吗?”

闻言赵然和李心怡三人可以说无比的开心。

这段时间枯燥无味的打磨工作可把他们三个年轻人给憋坏了。

相对于好不容易得来的假期,这份心得体会似乎并不重要。

和他们三个具体讲了一下要求,楚皓便让他们离开了研究所。

长时间压抑的工作环境也的确该让他们三个好好放松一下。

要不然憋出什么毛病他楚皓可担待不起。

而且科研工作本身就讲究劳逸结合,既然这个项目已经告一段落,在研究所中其实也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忙的了。

所以楚皓索性就给他们放了几天假,也让他们好好对这段时间的学习进行一个归纳整理。

当三名学生离开研究所之后,楚皓突然觉得有一些空虚。

似乎每次项目结束他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也不禁让楚皓吐槽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劳碌命。

他似乎只要一闲下来就浑身难受,明明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财富自由后直接躺平才对。

但现在的他财富早已经实现了自由,却又有了新的目标。

当超精密抛光机器被运回上京,同样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们一开始真的只是想要一份资料而已啊。

真没想楚皓能把机器都给捣鼓出来。

人工和机器完全是两个概念。

机械化的特征就是高效率高产量,这种高精密度的抛光打磨如果是人工那么无疑效率会十分之慢。

机器不知疲倦,可以保持高强度的作业,并且很难出现误差。

原本一直无法在精密度上达到要求的项目,在有了这台机器之后无疑都可以得到解决。

侯院长也是接收机器的主要成员之一。

当大家观摩这台机器完成一次作业后,所有人的心头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难住他们这么多年的技术,结果在阴差阳错之下就这么被完成。

的确有一些让人难以置信。

当机械臂前端的刀片一次又一次的落下,一层层一模一样的铁屑开始脱落。

侯院长等人在观摩之时可以说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

全都小心翼翼的守在一旁,无不想要等这一次机器的作业结束。

先前负责这一方面打磨的一些工作人员脸色更是无比精彩。

这种速度和工作效率如果抛光的要求真的能够达到,也就意味着他们这群人即将退休。

但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那怕他们上手也无法达到标准的要求。

但现在有了这台机器,一切都将变得简单下来。

哪怕他们退出打磨工作,他们也不会就此而失去这个饭碗。

因为他们掌握的也不仅仅只是抛光打磨技术。

他们在精密仪器制造领域同样有着自己的擅长。

并且在抛光打磨领域上,本身就需要人工和机器相结合。

有些东西人工却比不过机器,但同样机器也无法彻底代替人工。

不过机器的效率的确很快。

没多久功夫那款零件便已经打磨完成。

在相关工作人员将其取出测量时,负责验收的小组组长打算给众人来个绝活。

就像是当初楚皓给他们看的那样。

首先,他又准备了一根火腿肠放在了工作台上。

他肯定没有傻到用自己的手指去装逼。

虽然这东西经过好几次测试都无比的安全。

但一旦发生意外可没人能承担得起这个后果。

它只是一个保险的措施,但并不能支持他们无限制的去试探。

失败的代价一定会是断手断脚,没人敢去这么浪。

侯院长等人的确有些奇怪,这小组长为什么要放一根火腿肠在抛光刀具下?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