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5章手腕粗细的电线见过吗?(2/3)

最后只能选择降压运行。

所以这对于我们而言同样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本来如果换流阀的打磨工作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们还可以有更长的时间可以在线路上进行研究。

如今楚皓已经将换流阀基本上搞定,那么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就不多了。

至少不能在电晕放电上拖延整个项目的进度。

对于大家而言特高压的研发越快越好。

早一天实现,那些电力匮乏区域的居民也能早一天摆脱不能通电的日子。

所以在他进行抛光的同时,特殊电线的研究也在进行着。

普通的电线哪怕是高压电的电线也无法解决电晕放电的现象。

毕竟这是特高压独有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究其根本其实还是电线的问题。

而根据研发部的周密计算,他们也算出大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导线总铝截面需要大于6061.1平方毫米!

但问题是现在并没有如此大截面的导线存在。

不仅没有这么大的截面导线存在,哪怕是想要自己研发几乎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但是大家也在积极讨论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导线的截面无法达到要求,那么电晕放电现象就会一直存在。

所以,如何解决导向的截面问题是一件很着急的事。

如果光是一根导线的粗细,那么就已经可以比成年人的腰围还要粗。

所以这样的线路根本没有办法完成高空架设作业。

这似乎让整个项目组都陷入了个死循环。

市面上没有这么粗的导线材料,想要研究又无路可走。

哪怕研究出来了也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线路的架设。

所以现在哪怕变压器成功运输到了地点,特高压在线路架设上也无法完成要求。

但是当项目卡了半个多月之后,神奇的是项目组这边竟然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一次楚皓并没有参与,毕竟他还需要哼哧哼哧的打磨换流阀。

据说这个方法是王中华总工程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他说既然单根无法运行,那么使用分裂式导线能不能达到要求?

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李院长的强烈支持。

将电流进行分流平摊在多根导线上这样能不能解决电晕放电的现象呢?

而当这个概念被提出后,楚皓也是恍然大悟。

因为他清楚的记得当初自己在外出时经过了特高压的线路。

那时候咱们好像采取的就是这种分裂式导线的构架法。

并且当时的他也没有发现任何电晕放电的痕迹。

也就是说在后来咱们的确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来解决的电晕放电现象。

因此楚皓听了也十分来劲,直接开始鼓动王总工程师开始这种分裂式导线的研究。

而王总工程师也是一个行动力点满的人物。

有了想法之后他立马便展开了尝试。

这不试不要紧,一试还真让他搞出了一点所以然来。

毕竟是经过后世验证过的技术,所以还是相当的靠谱的。

而王总工程师这边的研究半差不差,刚好是利用了八根导线来进行分流。

这好像和楚皓当初看到的一模一样,只能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种八分裂导线一般是将每相或者每极的导线用多根截面较小的导线组成。

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相当于增大导线截面积的作用。

而且会比总截面相同的大导线更加不容易产生电晕。

同时还可提高线路的输电能力,提高整个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只不过这每一根导线的粗细都很是离谱。

足足成年人手腕大小的粗度,也让线路架设上的难度变得更高。

但是相比于跟水桶粗细的线路而言这个又简单很多。

八分裂导线概念的出现,也直接让电网的线路工厂开始忙碌了起来。

由于这些线路的主要材料都是铝,所以160公里的要求也让成本大大增加。

可现在楚皓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去考虑成本问题。

对于特高压而言,只要能做成无论花多少钱似乎都是值得的。

可如果不能完成,那么就不仅仅是前期的成本投入会全部亏掉。

更加可怕的是他们并不能完成这次的输电工程。

但是大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